全国最大最全的茶文化书店
联系我们 关闭音乐 加为收藏

首页>往期动态>详细信息

上茶 听一段南国音

日期:2013-07-13                   作者:                       来 源:广州日报

      旧时茶楼兴衰,除了食物可人,伶人们总是救市的万应丹药,可台上的鼓乐齐鸣、水袖翻飞,到底留住了人留不了心,如今,寸土尺金的快时代要的客如云来货如轮转,粤曲茶座终致式微,是避无可避的因果。

  今天在广州城硕果仅存的粤曲茶座以一根筷子击杯、神色陶然的茶客,多是皓首土著,不比京城的德云社和老舍茶馆,小资客欣欣然掏钱“朝圣”,所以听到荣华楼、云香酒楼这些原来以粤曲茶座声名在外的百年老号难以为继,难免有千种可惜万般噎语。

  文:史丹妮 图:耳东尘

  有段古

  茶楼中的粤韵

  粤曲最辉煌的时候,茶楼食肆凉茶铺都要仰仗伶人撑场。今时今日看到粤曲花开荼靡,临急开药便有人说粤曲市井,不好听不好看,那《花样年华》和《一代宗师》呢,《一代宗师》里有段小明星的《风流梦》:“若梧桐/静态滴翠又玲珑/并坐花间闲抱玉筝细弄……”今天你听小明星,明明咬字不准,但听着听着,人便痴狂,柔肠百结。

  小明星的传奇在北京南路咏觞茶楼上画,在桨栏路添男茶楼落画,杯盏间有人停箸有人扼腕,这原也是悲欣交集的大千世界不忍见而不得不见的剧情:唉,叹今日/红粉成灰,还说什么碧玉年华……星腔四代,皆与粤曲茶座结缘,奇怪的是这样求富贵求荣华的广州人,倒乐意在茶楼听这样悱侧低回的星腔,所以说那时候的广州城,日子过得到底是慢的静的雅的。

  广州城最早有粤曲听的是初一楼,有茶饮有歌听有花卖,有情有调绝不失礼。早年有名的茶楼中文园、谟觞都有入诗的园林,山泉则有可观的字画,一众茶楼更多着一份斯文气。食物自然是好的,乌榄核做炭,九龙泉水冲茶,插上茶楼的彩旗、装满山泉的车轱辘轱辘横穿整座广州城,和茶座里坐镇的老倌女伶一道,组成招安心肝与脾胃的好广告。

  什么“九条鱼”什么四大名园,最后都埋入尘埃,空留些华美的传奇口授相传,想当年,想当年……

  旧岁浮华:长堤路上情不变

  当年小明星香殒前,在添男茶楼和大东亚饭店都献过声,大东亚便是长堤大马路上的先施公司。在当年的老广州,长堤曾是金满楼银满楼的名利场,先施虽毁于祝融,大同酒家则至今宾客盈门。大同酒家早年贵气逼人,是专供鲍参翅肚的豪气食肆,好在是大同供应茶市,茶资亲民不必内伤,“请你去大同饮茶”,是听的人请的人都喜闻乐见的好事。

  今时今日论豪装论菜金,该餐厅已排不上名,以“平价”、“实惠”亲民之姿揽客,一班出埠寻根的金山客,第一站仍爱在那里坐定定——贪它有天变地变情不变的怀旧感,贪它坐落可以望到珠江上的碎金碎银,贪它点心菜肴几十年无花无假,贪它有粤剧听。餐厅六楼,每天下午2点半曲艺茶座准时开锣,300个茶位日日爆满。上世纪90年代开始,长堤这沿路烙下太多旧日印记的老酒楼老茶楼,纷纷复开粤曲茶座。

  爱群大厦的陶源居和大同酒家近在咫尺,同在下午开戏,各有各的捧场客。大同胜在戏台阔大齐整,食客睇得舒服;戏路又广,各门流派轮番上阵,更有港台怀旧歌奉客。皓首戏迷,几块钱叫壶茶,再消费十块八块的点心,便能坐一下午,一场下来,茶资多极有限,“权当公益来做,大同赚个人气罢了。来茶座捧场的都是多年的老食客,年纪大了,没点消遣在家里总是闲极无聊,有个茶座就多了件挂心的事,出来走动走动、一帮老友有倾有笑,身心愉快。这些年,听曲的、唱曲的,还有我们这些斟茶递水的,彼此日见夜见竟似家人般亲近,一日不见就心挂挂”,阿姨们不比奢华酒家的美人儿殷勤,透着实实在在的世俗人情味。

  驻场的广州珠江曲艺团的陈团长常年被业界推上台作为民间粤曲团队的成功领头人作讲演,讲解如何这般将六十余人的民间团队经营得风生水起——我们大部分的收入,靠的都是戏迷的打赏,所以从一开始心态就放得低,艺人下妆换上日常衣装后一定要向自己的衣食父母道谢——艺人从神台走舞台,低姿态终换回高人气。

  大同酒家旧时常年被点名为达官贵人提供到会,出彩的菜肴众多,点心师傅亦出过谭鸣、徐丽卿等架势人物,被赞到出神入化的大同蛋挞多年来不知是多少广州人的乡愁,新鲜出炉的蛋挞香气四逸,挞皮之松酥挞心之滑溜,多少人想起就骨碌咽口水。今天大同的蛋挞未必比外头西点铺做得喷香讨喜,但没有东西好吃得过乡愁,谢谢。

  尤其是下午霸得个靓位,沏好一壶茶、叫一份乡愁蛋挞、一份清香拆鱼饺、一笼川芎凤爪,一盅几件边吃边听喳笃撑,已经是硕果仅存、拿得出手招呼外地宾客的老广州味道。

  老去时光:皆是藏龙卧虎地

  留有粤曲茶座的食肆,老字号的荣华楼、云香酒家都陷入险境,大同酒家因所在物业为房管局托管,靠着对老字号的政策倾斜,多年来租金不致像外间般升到爆表,大同方得以休养生息。

  而这一边,由于业主租金加幅过巨,资历更老的荣华楼则情形危殆。出品不差,也有心做市场推广——荔湾区曾出力将荣华楼作西关风情的旅游点向外间推送,更着力借广州国际旅游展、荔湾美食地图等项目将其广而告之,荣华楼亦积极谋求发展,曾经推出网上团购、加装电梯、下午及晚上的粤剧茶座。前些日去撑场,得知夜场已无粤剧听,云峰剧团驻场的简易舞台空荡荡看到人鼻管发酸。菜肴依旧味道出众而少油少味精,八宝猪手煲则依旧用足料香气扑鼻。思前想后,早知世间事每每有心无力挽回,除了可惜二字,凡人竟无从落手帮起。

  同样百年老号,云香酒楼则“死过翻生”,早前一度结业的云香因早年实现股份制,家业众人有份,众人做老细的云香决意重新将云香撑起,云香不是没生意,“旺丁不旺财”,“因为员工做老细,所以服务素质在老字号中倒算过得去”,但价格虽平,菜式无创新则一直为人诟病,“说来说去得一味冰花鸡蛋散,就算好食到飞起,甜腻腻不可能日食夜食”,于是每晚云香酒楼开设粤曲茶座救市。

  早年云香也做过茶座,领路人黄显恩就是发烧友,唱功了得。来茶座捧场的仍是旧街坊,也新添了珠江曲艺团的铁杆粉。8点半坐落后,先落单点菜,除了全国拿奖的冰花鸡蛋散和街坊街里都赞好的煎饺、芝麻饼,推荐一味水准颇高的榄角焖排骨,榄角浓香,排骨酱汁甜酸咸均衡、收汁完美。坐落食下听下,早备好一叠戏金,薄备心意向那些坚守信念的老艺人说声多谢。

  这种旧茶楼,永远是藏龙卧虎之地,随时能碰上见过天地的高手——像当年的小明星和她那相知而不能相爱的恩师王心帆。对上一次去云香酒楼,便遇上数十年前国际象棋的广州好手,老人独坐,一张张翻看旧日对弈的棋局记录纸,仿佛这世界的所有美与好,都在这如谜般的故纸堆、旧棋局里面。

  夜色歌者:重现豪华版茶座

  相比之下,新近才开设曲艺茶座的盛园海鲜酒楼,取胜之道就是密食当三番,地偏一隅、开到同德街鹅掌坦的盛园,原来做的是露天的夜宵排档,现在再加曲艺夜场,营业时间从凌晨5点一直延至第二天凌晨2点有多,这边厢消夜客睡眼惺忪渐散,那边厢晨起的阿伯阿婶进场,熟门熟路开门开灯、自斟自饮,早场人手不够,老人家便自己结账,做埋收银。20元一打大大份的葱油饼、38元一份香喷喷的脆皮烧鹅……因为出品平靓正,随时有得食兼就脚方便,周边不少街坊就当正盛园是饭堂,靠着人头涌涌客如云来的鼎盛人气,餐厅得以越做越大。

  近年同德围楼盘渐多,周边娱乐配套少,餐厅找来在香岛酒家驻场的昆哥,商议将怀旧金曲音乐茶座落地盛园,于是重金砸下,豪华版的茶座亦在盛园正式开锣。数十年前东方宾馆、华侨酒店的音乐茶座,是当年城中一票难求的时髦地,当年李达成、古璇、汤莉、陈少雄这样巴闭架势的歌坛阿哥阿姐,都曾在音乐茶座献过歌。

  当年的男神女神,哪一位又不是这样在咫尺之外,入情入戏地亮过靓声,电视屏幕再高清,亦不比这眼前的一举手一投足来得真切可亲,没剪辑没PS,少欠完美但诚意十足。就着杯盏声声笑语宴宴,在俗世红粉里有人站在台上见了众生见了天地,面子里子戏码跌宕。

欢迎光临茶书网!!
扫描二维码加入茶书网官方微信平台扫描图片加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