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
书名:《中国茶经》
版别:上海文化出版社
书号:ISBN 7–80511–499–4/TS•76
作者:陈宗憨主编
定价:88.00
出版日期:199205
内容简介
本书涉及茶学的各个方面其内容之丰富、论述之深入、观点之鲜明,都是目前所仅见的,是一本具有权威性、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的茶叶百科全书。本书主要阐述了我国各个主要历史时期茶叶生产技术和茶叶文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介绍了中国六大茶类的属性、品种、栽培、加工、贮运、饮茶,以及茶与人类健康关系的叙述,表明了中国对茶叶科学的认识和利用过程,并对各种茶茶的饮用方式,特别是具有浓郁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饮茶方法和礼仪,以及与文学艺术的关系作了剖析,进一步反映了我国丰富多彩的茶叶文化风貌。
第二名
书名:《轻松喝绿茶》
版别: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5019–6352–2/TS•3698
作者:叶羽晴川著
定价:38.00
出版日期:200803
内容简介
明末•李贽在他的《茶夹铭》中说:我老无朋,朝夕唯汝。世间清苦,谁能及子?逐日子饭,不辨几锺。每夕子酌,不问几许。夙兴夜寐,我与子终始。子不姓汤,我不姓李。总之,一味清苦到底。
清苦,乃茶的本性,更是绿茶的本性。入口一点微苦,渐渐地从舌底泛起一丝丝的甘甜,有如人生,亦如禅的平静,平和。
或芽,或叶,浮浮沉沉,却无定势。然而,几千年的文化,在快速发展的今天,被忽略甚至是阉割,被误解和糟蹋。绿茶是药吗?茶为万病之药,这已是定论。祛滞,涤烦当然不用说了。可当我们完全把茶当药用的时候,却大大的偏离了饮茶的宗旨。
对于如何喝好茶,泡出一杯可口的茶,如何去体验和享受茶给人带来的愉快,很多人却知之不详,甚至存在一些致命的误解。在以往的可以说是汗牛充栋的茶著中,亦只是热衷于那些已经烂熟于耳的传说故事。甚至把这些传说和故事当成正史来对待。而对于如何让更多的人品饮到一杯好茶,如何从茶汤中获得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双重感受却语焉不详。
《轻松喝绿茶》的出版就是为了达成这样的一个目标,让更多的人直观的从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来认识绿茶。填充页面的传说彻底地摒弃在纸外,把作为一个喝茶人不需要的专业术语扔进垃圾桶里。让好茶者面对的只是一杯清盈可人的茶,观茶形,品茶香,赏茶味。
书中对如何简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如何冲泡出一杯适合自己心意的茶。对各种茶具所冲泡出来的茶的优点缺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大家由此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对应的器皿进行冲泡。
一提起绿茶,大家马上就会浮现出散的芽,叶。对于贵州的银球茶,还有经过紧压的绿茶。难得的是,书中还收录了目前能找到的一枝贵州布依族的女儿茶,已经60多年的历史了。这也是目前我们所知的绿茶里唯一可以陈着喝,而且是需要煮饮的绿茶。
茶本清,喝茶本应该轻松享受。不如趁着这春光,大家同饮一杯绿茶吧。
第三名
书名:《茶艺师》(中级)——强化训练(取证专用)
版别: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书号:ISBN 7–5045–5483–9
作者:王琼主编
定价:14.00
出版日期:200605
内容简介
职业资格证书逐步成为就业通行证,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应试人数也因此而日益攀升,本书的读者对象是职业技能鉴定应试人员中的学生群体。在內容上,根据考核要点的要求,逐条对读者进行鉴定前的强化训练;在形式上,根据考前科学的复习方式,逐步引领读者进入鉴定考核实战空间,并帮助读者到达胜利的彼岸。本书包括应试指导、实战演练、亲临考场、理论知识强化4部分。应试指导一一根据操作技能鉴定考核要求给出“技能鉴定考核试题形式”“试卷的组成及考核注意事项”“提高适应能力,考出好成绩”“考核內容”4项內容,旨在帮助和指导读者在考核前做好知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应试准备。实战演练一一根据操作技能考核的要求,逐条对考核要点的操作技能进行具体指导,旨在使读者深入理解考核要点的要求,并熟练掌握考核要点要求的操作技能。亲临考场一一通过完整的操作技能考核试卷使读者熟悉考试形式,了解考场规则、评分原则和标准,有针对性地进行考前准备。理论知识强化一一根据理论知识鉴定考核要点的要求,给出理论知识考试复习重点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在考前对理论知识考核要点內容进行强化记忆,起到“临阵磨枪”的作用。
第四名
名称:《乌龙茶的制作与泡制》(农广天地系列影碟)(一片装VCD)(电子版)
版别: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版号:ISRC CN-A35-06-301-03/V.S
定价:15.00
内容简介
茶经过数代人不断尝试,成为了一种饮品。那么带有浓郁特色的茶是如何制成的呢?
本片以乌龙茶为例向您介绍制茶工艺,主要有标准采摘、适时采摘、留叶采摘、晾青、晒青、制青、炒青、揉捻、结块、干燥、乌龙茶泡制器具、泡制用水等基本知识。
第五名
名称:《普洱茶加工技术》(农广天地系列影碟1CD)
版别: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版号:ISRC CN-A
作者:暂无
定价:15.00
出版日期:200803
内容简介
普洱茶被誉为能喝的古董。它以云南的大叶种茶叶鲜叶经晒筋后为原料,汽蒸压制成型的各种挤压茶和散茶,经一定时间的贮藏演变而来。本片向您介绍普洱茶加工技术:原料加工、产品茶叶加工、包装储藏。
第六名
名称:《名优绿茶标准化加工技术》(VCD)
版别:金盾音像出版社
版号:ISRC CN-M53-04-0077-0/V.S
定价:15.00
内容简介
《名优绿茶标准化加工技术》:名优绿茶的品质特征、名优绿茶的形状特点、名优绿茶生产条件与技术要求、名优绿茶加工工艺、名优绿茶的贮藏与保鲜技术。
第七名
名称:《乌龙茶经典茶艺》(超百科)(电子版)
版别:中国人民解放军音像出版社
版号:ISRC CN-A57-03-0053-0/V.G7(03)
作者:王琼主讲
定价:15.00
内容简介
乌龙茶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有大红袍、凤凰水仙、铁观音、白毫乌龙和冻顶乌龙等名品。
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它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味甘鲜,同时具有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的药用价值,是四季皆宜的佳品。
并列第七名
名称:《绿茶花茶经典茶艺》(电子版)
版别:中国人民解放军音像出版社
版号:ISRC CN-A57-03-0053-0/V.G7(01)
作者:王琼主讲
定价:15.00
内容简介
花茶茶艺。花茶:以绿茶、红茶、乌龙茶茶胚及可食用、能散发香味的鲜花为原料精制而成。较有代表性的花茶有针王花茶、绣球、出水芙蓉和雪芽等。花茶集茶味与花香于一体,花汤入口绵软。留香持久,令人心旷神怡。本片教您如何根据茶坯品种、茶叶的条型及细嫩程度来选择最适合的冲泡方法。
绿茶茶艺。经茶:是目前最受推崇的健康饮品。有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君山银针等名品,具有汤清、叶绿,滋味鲜爽的特点。
第八名
书名:《品茶馆*铁观音》
版别: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书号:ISBN 7–5019–4962–X/TS·2869
作者:李启厚著 蒋一谈总策划
定价:26.00
出版日期:200607
内容简介
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香高韵长,醇厚甘鲜,素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美称。它一身兼具三美;红茶之甘醇、绿茶之鲜爽和花茶之芬香,遂被评为茶中珍品、茶中之王。福建安溪是铁观音的故乡,铁观音在这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中,经过历代茶人的反复精心的筛选培育,其灵妙香远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并形成了灿烂的铁观音茶文化。本书将向您提供:铁观音的起源、工艺、品质、茶艺、功能、茶俗、茶杰。
第九名
书名:《品茶图鉴》
版别: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书号:ISBN 7–5057–2247–6
作者:陈宗憨 俞永明 梁国彪 周智修著(台)
定价:56.00
出版日期:200609
内容简介
214种茶叶、茶汤、叶底原色图片。提升您的生活品质,促进您的身心健康。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是茶文化的故乡。中华民族最早发现、栽培、加工和品饮茶叶。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中,茶不仅是解渴的饮料,更是生活文化中精致风雅的一部分。
“寒夜客来茶当酒”,以茶会友,客来敬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节。“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更是中华民族家庭生活开门七件事之一。如今,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种茶,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民饮茶,茶已经遍及全世界,尽管饮茶习俗各国情和文化特征而有所差异,但源自中华。
在漫长的历史中,茶由药用变为饮用,由粗放煎饮发展为细斟慢啜的品饮艺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茶的研究由茶叶的外观深入到茶叶的内质,从单纯味觉的享受发展为内含成分的利用。茶的魅力长盛不衰。当跨入一个新世纪时,让我们追溯历史,综观几千年中华茶业的发展的历程;放眼现代,浏览丰富多彩的中华茶类和品饮方式。
第十名
书名:《品茶图鉴》(豪华装)
版别: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书号:ISBN 987–7–5057–2247–7
作者:陈宗憨 俞永明 梁国彪 周智修著(台)
定价:88.00
出版日期:200801
内容简介
214种茶叶、茶汤、叶底原色图片。提升您的生活品质,促进您的身心健康。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是茶文化的故乡。中华民族最早发现、栽培、加工和品饮茶叶。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中,茶不仅是解渴的饮料,更是生活文化中精致风雅的一部分。
“寒夜客来茶当酒”,以茶会友,客来敬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节。“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更是中华民族家庭生活开门七件事之一。如今,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种茶,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民饮茶,茶已经遍及全世界,尽管饮茶习俗各国情和文化特征而有所差异,但源自中华。
在漫长的历史中,茶由药用变为饮用,由粗放煎饮发展为细斟慢啜的品饮艺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茶的研究由茶叶的外观深入到茶叶的内质,从单纯味觉的享受发展为内含成分的利用。茶的魅力长盛不衰。当跨入一个新世纪时,让我们追溯历史,综观几千年中华茶业的发展的历程;放眼现代,浏览丰富多彩的中华茶类和品饮方式。
本书包括了种茶叶、茶汤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叶底原色图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教您识茶、泡茶、饮茶、品茶,领您走进茶叶的世界。
希望通过本书可以丰富您的茶叶知识,提升您的生活品质,促进您的身心健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士生导师,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曾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和中华农业科教贡献奖。获全国农业环保先进工作者、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两次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个人称号。在国内外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120余篇。
并列第十名
名称:《红茶普洱经典茶艺》(超百科)
版别:中国人民解放军音像出版社
版号:ISRC CN-A57-03-0053-0/V.G7(02)
作者:王琼主讲
定价:15.00
内容简介
泡杯好红茶。红茶:较具代表性的红茶有武夷山的正山小种、云南滇红、安徽祁红、杭州九曲红梅等。红茶香气高爽,滋味甘和,且调配性好,可清饮,更适合调饮,形成不同风格的调味红茶。
黑茶普洱茶艺。黑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较具代表性的有云南饼茶、橙子普洱、普洱沱茶、陈年普洱和普洱散茶等。黑茶以粗老茶为原料,香气浓重,滋味醇和,兼具降血脂、降血压及美容瘦身之功效。
注:此排行榜由《茶书网》中国区提供
此排行榜仅代表《茶书网》中国区22个茶文化产品销售点的销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