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
编号:GDZPS0005
书名:《茶艺概论》(书+碟)
版别:高等教育出版社
书号:ISBN 7–04–009250–6
作者:郑春英主编
定价:38.50
出版日期:201008
内容提要
本书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编写的中等职业学校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材,是教育部规划教材。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绪论、茶叶知识、茶与健康、茶艺的形式、饮茶的风俗、接待茶礼、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全彩色印刷,并附有VCD盘。
本书可作为旅游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服务类专业教材,还可供茶艺服务师等级考核使用。
第二名
编号:GDZPS1779
书名:《茶鉴:中国名茶品鉴和茶艺欣赏全书》(超值赠送八大名茶茶艺表演DVD光盘)
版别:化学工业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122–07421–8
作者:陈龙主编 汪清海 蓝彬副主编
定价:49.80
出版日期:201003
内容简介
展卷飘香,心生风雅;赏茶知味,品自清高。 ——刘甲夫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想要了解,应该从认识和品鉴中国名茶入手。名茶,简而言之,就是知名的好茶,我国名茶品种丰富多彩,形状千姿百态。
名茶的形成,除了有历史的因素以外,还与其优良的茶树品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精湛的制茶工艺是分不开的。中国幅员辽阔,在汪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的茶树,不同的环境影响,形成了一定的茶类结构。没有被消费者认可的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茶。本书从认识茶树开始,逐步了解茶树生长环境、优良品种、产茶区域、制茶工艺,这些都是形成名茶的必要条件。
名茶不仅仅有优美的外形、光润色泽,更有其独特的内质特征,由此才会备受大家的赞誉。此外,在习茶的同时了解中国绚丽多姿的茶俗也是一件趣味无穷的事情。茶是最好的健康饮料之一,愿大家喝好茶。
本书是一部实用的中国名茶品鉴宝典和茶艺全程学习指南。600余幅精美图片,独特的图说方式,以图鉴茶,以文识茶。名茶图谱展示干茶、茶汤、叶底,帮您识别、鉴赏、选购中国名茶。涵盖了中国名茶的起源、文化、品类、特征、鉴别、赏析、茶艺、茶与健康等内容。愿本书全程陪伴您的爱茶、习茶之旅。
附赠(DVD)八套名茶茶艺表演:冻顶乌龙(乌龙茶)、西湖龙井(绿茶)、普洱茶(黑茶)、祁门红茶(红茶)、白毫银针(白茶)、铁观音(乌龙茶)、碧螺春(绿茶)、茉莉花茶(花茶)。
学茶、悟茶从《茶鉴》开始……
中国爱心慈善家 孟传贵
茶树、茶区、茶谱、茶技、茶艺、茶用,尽在《茶鉴》。
安徽农业大学 丁以寿
不懂茶不要紧,《茶鉴》就是您的良师益友!
茶文化专家 丁 文
《茶鉴》是茶产业从业者、茶文化爱好者必备的案头书,是考取评茶等级证书人员选修的好资料。
《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 安明霞
陈龙,福建安溪人,高级评茶员,高级茶艺师。曾任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茶》制片人、《劳动午报·茶业品牌》副主编。现为感德真品茶业机构总策划、《茶书网》主笔、《劳动午报·北京茶周刊》采编、《中国法治杂志》记者、北京中华茶艺协会马连道联络处负责人。
第三名
编号:GDZPS1754
书名:《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修订版)
版别:云南美术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80695–661–8
作者:詹英佩著
定价:75.00
出版日期:201202
内容简介
本书精确地绘出了古六大茶山古茶园、茶马古道、文物古迹分布图,是一本学风严谨的科学著作。本书对研究普洱茶古茶山历史,弘扬普洱茶文化,振兴古茶山茶产业,具有重大的科学文化价值。
詹英佩,一个貌似柔弱的昆明女子,1986年毕业于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系,现为云南政协报《观察周刊》记者,云南省茶业协会、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会员。
清瘦中透着钢毅,目光坚定而执着,语速稍快但清晰有力,不时有力地挥舞着的手,就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普通弱女子,凭着自己对故土的热爱,对普洱茶和古茶山人民的热爱,自200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云南普洱茶历史、古茶山历史和茶马古道的研究和考察。
古六大茶山在历史上曾是普洱茶的主产区和贡茶的采办地,书写过普洱茶最为辉煌的历史,因抗战爆发辉煌了几百年的六大茶山茶业衰退,许多重要的史料和史实被掩藏在深山中。为了收集、整理、发掘古六大茶山的历史、文化,寻找明、清时期的古茶园、古村落、古茶庄。詹英佩五年来先后11次走访古茶山,在高山密林中只身徒步行程千余公里,寻访过50多个村寨、100多位老人,拍摄了2000多张六大茶山古茶庄,古茶园、茶马古道、文物古迹留存情况和知情人的照片。为了寻找古茶庄后裔,还赴石屏、元江、江川、思茅、勐海、勐腊等地寻访他们的后人。
为了考证古六大茶山的历史,她自费去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看贡茶实物,还去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找史料。
为了宣传古六大茶山,几年来在八种报刊、杂志上发表过20多篇近5万字的文章介绍古六大茶山的历 史与现状,向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呼吁关注六大茶山的历史、文化和古茶园的抢救和开发,并为六大茶山的茶农增收做过大量牵线、搭桥、产品促推工作。
2003年以前,当古六大茶山的茶叶还处于难销状况时,她为茶山的茶农做过大量牵线搭桥的产品促推工作,帮助不少茶农走上富裕之路。
2005年初为了配合中国云南古茶山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她依据自己多年考察的实况,绘制出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示意图,将古六大茶山、古茶园、茶马古道、老茶庄及文物古迹分布情况在图上做了详细介绍,此图在报纸上刊登、在网上公布后,倍受好评,引起中外人士对古六大茶山各方面情况的关注,为宣传普洱茶的历史文化、推动古茶山的旅游起了极大作用。
2005年3月为中国云南普洱茶古茶山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供了近百幅介绍古茶山历史文化的照片作展览,使与会的中外专家学者更深刻地了解到云南的茶历史茶文化。
2005年4月在第七届中国普洱茶节上获首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提名奖。
为了支持普洱茶的宣传活动,2005年8月随首届驮茶进京的大马帮行走了12天,翻越了秦岭,向川陕人民宣传介绍普洱茶。
这样一个弱女子,对普洱茶古茶山文化的研究发掘是如此的深入细微,不仅自费考察、收集史料,绘制古茶山地图,捐出百幅珍贵照片,还最终完成了订正普洱茶古茶山、古茶庄史实长篇纪实文学《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一书。
詹英佩曾自豪地这样说,“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说起普洱茶,人们便会说到云南,普洱茶让我云南人脸上有光。作为云南人的我,钟爱着普洱茶,情系普洱茶,我用了五年的时间,10多次走进普洱茶的故乡——古六大茶山,我用双脚去丈量这块土地,用心去感受这块土地,为的就是能为介绍普洱茶、宣传普洱茶做点事、尽点力;同时也为普洱茶的奠基人、开拓者们留点文字,前者是我的荣幸,后者是我的心愿。”
《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现已出版发行,是一本朴实无华的好书。
第四名
编号:GDZPS2609
书名:《茶祖居住的地方——云南双江》
版别:云南科技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5416–4140–4
作者:詹英佩著
定价:98.00
出版日期:201010
内容简介
本书共14万字,340多张图片。本书从地理与人文两方面出发,详细介绍了澜沧江流域古茶区双江(勐勐)近600年来茶叶发展的历史轨迹。
为写此书作者
本书对勐库万亩古茶山形式的历史背景作了详细介绍,作者
本书从尊重历史出发,首次提出,勐勐土司罕氏对双江(勐勐)明清时期茶叶发展有重要贡献。清末民初双江最重要的历史人物彭锟对双江民国时期的茶业发展有不可忽抹的功绩。
八十年前在双江茶叶生意做得有影响的人物全部在本书中亮相,几十个鲜活的人物回放出双江茶叶往昔的兴盛。
本书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客观最详细介绍双江茶叶历史的书,通过本书,读者可看清双江(勐勐)茶叶六百多年来的历史脉络。
本书还对中外茶人进双江考察、旅游、看古茶山、购茶有参考指点作用,书中用了大量文字和图片详细地介绍了双江60多个古村寨目前保留下来的古茶园情况,并对进山看寨购茶的道路情况及路程公里有详细介绍。
第五名
编号:GDZPS0113
书名:《茶经述评》(第二版)
版别:中国农业出版社
书号:ISBN 7–109–09626–2
作者:吴觉农主编
定价:28.00
出版日期:200503
内容简介
《茶经述评》:
这本书从1979年开始撰写,由于出现了一些曲折,因而花费了较预想为多的时间。最初,因为《茶经》原文较为古涩,于是用了较多的时间来对照它的版本,研究它的文字,这样,当时所写出的内容,就较侧重于《茶经》的注释,后业才陆续加入了一些新的评述的内容,搞出了第一稿。但这一稿的内容,有的已超越了评述的范围,所以,又加以精简,把述评突出出来,写成第二稿。最后,再加以修改补充,这便是现在出版的第三稿。同时,在第三稿修改过程中,又不时发现新问题需予解决。
这本书的撰写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大都是作者提出个人的看法,委托几位老友执笔。第一阶段的执笔人是张堂恒同志,他所完成的是内容比较简要的《茶经》的译文和注释,另邓乃朋同志,也在《茶经》的译文和注释方面提供了不少意见;第二阶段先由钱梁、
吴觉农(1897—1989)是中国当代茶业复兴、发展的奠基人,被誉为“当代茶圣”。生前曾任中央农业部首任副部长兼任中国茶业公司经理;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及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等。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成就是多方面的。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即投身振兴农业和茶叶事业,奋斗70余年,是我国新兴茶叶试验场、研究所、商品检验、机械制茶、高等院校茶专业教育和茶叶自主出口贸易等各个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新中国成立后,即创办中茶公司,成为第一家国营专业公司,并擘划了全面发展中国茶业的蓝图。
他一生著作甚丰,早年所写《中国农民问题》一文,被毛泽东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选为参考教材,有关茶叶的著作主要有“赴海外考察报告”、《中国茶业复兴计划》、《中国茶业问题》、《吴觉农选集》,译著《茶叶全书》等。晚年主编《中国地方志茶叶历史资料选辑》、《茶经述评》,尤其后者是他的一部力作,被认为是茶学里程碑。
第六名
编号:GDZPS3181
书名:《中国茶经》(2011年修订版)
版别: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陈宗懋 杨亚军主编
书号:ISBN 978-7-80740-664-8/S•69
定价:168.00
出版日期:201110
内容简介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茶学百科全书,首版至今,累计印数超过100,000册。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国家农业部茶产业首席科学家杨亚军领衔集全国数十位茶学专家权威进行全面修订,历史三年,修订篇幅超过40%内容更全面,更丰富,更权威!
《中国茶经》是茶叶领域总结前人成果和近代茶科学、茶文化学研究进展的一部专著。自1992年问世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与推崇。由于该书涵盖了茶的起源、茶性、茶类、茶技等茶学的多个领域,同时也包括了茶史、茶饮、茶诗、茶画、茶歌、茶舞、茶事典故等茶文化学的多项内容;它既属自然科学,又涵盖人文和社会科学;同时在编写方法上采用既有基础理论方面的新进展,也重视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因而实用价值较高,它不仅适于茶叶专业人员阅读,对历史文化工作和研究者也有参考价值。至今《中国茶经》已续印二十多次,发行近十万册,读者面之广为茶叶专业书籍中所鲜见。为此,《中国茶经》在199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上海市和浙江省的诸多奖项。
尽管《中国茶经》获得诸多的荣誉和奖励,但毕竟已出版了近20个年头。现代茶叶科技高速发展,新技术、新成果大量涌现,茶叶新产品日新月异,原版《中国茶经》亟待增补新内容。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上海文化出版社经过共同努力,对1992年版《中国茶经》进行了一次全面修订。
新版重点充实了茶叶新产品,无公害有机茶的栽培、设施农业和茶叶质量安全与检测;强化了茶文化内容,增补了茶叶经济篇;并对茶史、茶具等有关章节作了更正和调整,使内容更加适应时代的需要。由于内容的扩充,全书字数增加了30%以上。希望通过再版能引起更多读者的关注,并对我国茶产业的未来发展作出贡献!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也是茶树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现在世界各国引种的茶树,使用的栽培管理方法,采取的茶叶制作技术,甚至茶叶的品饮习俗等等,莫不源于我国。我国作为世界茶叶和茶文化的发祥地,是当之无愧的。我们的先人还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茶学典籍,其中问世最早、内容最全面的当推唐代陆羽的《茶经》,它对茶的起源、品种、分布、制作,茶的冲泡用水、器皿以及茶的轶闻逸事等均有论述,对我国乃至世界的茶业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历史发展到今天,特别是近40年来,我国的茶业茶学,都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无论是茶叶品类之多,采制之精,生产、管理以及茶的利用开发之科学,还是茶文化内容之丰富,都是前人所无法比拟的。凡此种种,都需要科学的总结,需要这些上升到理论的总结反过来给实践以指导,从而推动茶业茶学的进一步发展。近40年来,虽然也有大批茶学著作和论文问世,但大多只涉及茶学的某一个方面和领域,很需要有一本全面的、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反映当代我国茶业茶学发展最新成果的大型茶学专著。
为此,上海文化出版社于1989年筹备出版《中国茶经》。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中国茶叶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同年成立了“中国茶经编辑委员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本书分茶史篇、茶性篇、茶类篇、茶技篇、饮茶篇、茶文化篇及附录七部分,涉及茶学的各个方面,其内容之丰富、论述之深入、观点之鲜明,都是目前所仅见的,是一本具有权威性、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的茶叶百科全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茶叶界以及其他各界许多朋友的关心和支持,在本书出版之际,谨致以衷心的感谢。书中的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各界朋友批评指正。
陈宗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杨亚军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第七名
编号:GDZPS1487
书名:《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
版别:云南科技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5416–2559–6/S•447
作者:詹英佩著
定价:58.00
出版日期:200704
内容简介
由首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提名奖获者
詹英佩在此书中用大量史料,及实地调查材料,对1950年以前普洱茶历史上的一些深层迷题作了分析、揭示、解释、回答,首次披露出鲜为人知的普洱茶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信息。
书中对普洱茶的历史茶区西双版纳澜沧江两岸的15座古茶山的历史与现状做了详细介绍,分析、揭示了西双版纳15座古茶山、10万亩古茶园形成的历史原因及主要年代。
本书对普洱、思茅,明清时期产不产茶的问题作出了回答,对清代史书中多次记载普洱不产茶的原因做了分析。并对民国时期佛海茶厂的一些重要事件做了披露、介绍。
作者在书中首次提出,普洱茶发展历史上有两个重要阶段:一是车里宣慰司阶段,二是普洱府阶段的观点,并用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阐明明代中期车里宣慰司(西双版纳)的15座大茶山已经形成,明代后期普洱茶作为一个大产业已有规模。
第八名
编号:GDZPS3950
书名:《蒙福人生的欢喜》
版别: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日]千玄室著 张新立译
书号:ISBN 978-7-5039-5141-1
定价:48.00
出版日期:201208
内容简介
《蒙福人生的欢喜》编辑推荐:茶道被称为“综合文化体系”,通过修习茶道可以学习到日本文化的真髓,以及掌握日本文化真髓的方法。日本国内外的人共同修习茶道,一碗茶中的和平便会自然而生。《蒙福人生的欢喜》讲述了日本茶道文化,传递茶道的精髓,为普及茶道而广游四方。
千玄室,1923年,作为茶道里千家第十四代家元淡淡斋宗室的长子,出生于日本京都。同志社大学法学部经济专业毕业后,赴夏威夷大学留学,获哲学博士、
1949年在大德寺管长后藤瑞岩老大师处出家,获得鹏云斋玄秀
现任(社)茶道里千家淡交会理事长,(财)国际茶道文化协会名誉顾问,(财)京都市国际交流协会理事长,(财)日本国际联合协会会长,京都市终生学习综合中心所长,正眼短期大学理事长,中国天津商业大学里千家茶道短期大学校长等,夏威夷大学
第九名
编号:GDZPS2709
书名:《茶席•茶会》
版别:安徽教育出版社
书号:ISBN 987–7–5336–5123–7
作者:蔡荣章主编 丁以寿 林瑞萱副主编
定价:48.00
出版日期:201101
内容简介
以高校茶文化类专业的课程安排为例,其专业核心课程应该是“泡茶”、“茶会”与“茶席”,其中“泡茶”居于中心位子,“茶会”与“茶席”从左右支撐。“泡茶”包含了各种场合应用到的各种泡茶方法,这是学茶人最基础的能力。但茶道如何藉“泡茶”表现出来呢?那就要依赖“茶会”的各种型式,我们说“茶会”是茶道表现的平台。在怎样的舞台表现呢?在怎样的空间呈现呢?那就要谈到“茶席”了,茶席是品茗环境、品茗空间的代称。
为了学好这三项核心课程,必须研修支持他们的一些基础学科,如支持“泡茶”的是“制茶”、识茶”、“用水”与“茶器”,支持“茶会”的是“戏剧”、“舞蹈”、“音乐”与“茶食”,支持“茶席”的是“建筑”、“绘画”、“插花”与“香道”等等。
基于以上这个“茶学”理念,我们在编写《茶席•茶会》时就有了一个定位,这个定位就是上述三项核心课程的二项(第一项“泡茶”已在本丛书的《中华茶艺》中呈现),我们就从这二项展开个自的课程内容。首先在茶席与茶会两个部分各设置“概论”与“历史”的篇章,然后在茶席课目上再延伸出“泡茶席”、“茶室”、“茶屋”、“茶庭”等品茗环境的功能与设计要领,在茶会课目上再延伸出“茶席式茶会”、“宴席式茶会”、“环列式茶会”、“曲水式茶会”、“斗茶式茶会”等不同茶会型式的举办方法。
《茶席•茶会》一书的撰写,以能“运用于当今生活”为原则,历史的部分只是让读者知道前人是怎样过茶道生活的。但书上所谈论的茶席与茶会,一般读者仍然会觉得与现在的生活环境有所落差,然而时代的脚步总是不断向前迈进的,自己有了较为前瞻性的理解,有助于生活的充实。
本书的撰写仅委托容易联系得到的学者专家为之,遗珠之憾在所难免。撰写的内容也是仅就作者研发到、社会发展到的领域为之,但愿大家补遗,也请就撰写内容之失误提出纠正。
第十名
编号:GDZPS1955
书名:《普洱茶营销》(云南茶文化丛书)
版别:云南美术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80695–900–8
作者:吴疆著
定价:48.00
出版日期:201003
内容简介
2008年中国茶叶总产量达到了124万吨,从云南茶叶总产量分析,结合普洱茶如今的知名度上来看,普洱茶在其中占有10%的市场份额一点也不过分。只要普洱茶占据了10%的市场份额,加上云南政府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云茶产业就会持续健康地发展。普洱茶有着独一无二的后发酵的天然优势。云南有着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茶树资源、独特的茶叶品质,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一种天然的、绿色环保的保健品要大行其道,是必然趋势。
本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许多普洱茶事实。普洱茶企业普遍没有建设营销体系的意识,不要说中小企业,就连行业的大型企业也无外如此,多数企业认为在批发市场设点销售就是营销体系的建设。
注:此排行榜由《茶书网》中国区提供
此排行榜仅代表《茶书网》中国区26个茶文化产品销售点的销售量
茶书网中国区总部:中国爱心基地(北京•怀柔•汇龙山庄)
北京联络处:北京西城区马连道14号大德盛茶城二楼(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客服:010-6343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