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最全的茶文化书店
联系我们 关闭音乐 加为收藏

首页>销售排行>详细信息

2015年6月1日至30日茶文化产品销售排行榜

 

第一名

编号:GDZPS3852

书名:《茶席设计》(第4次印刷)

版别: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乔木森著

书号:ISBN 978-7-80646-862-3/G•403

定价:39.00

出版日期:201207

内容简介

    “茶席设计”是当代茶文化的新兴学科,正有待茶学界予以研究。早就听说,要构建中国当代茶文化学。这是一件大事。许多茶学研究者已从无林止地诠释古人的茶文化文献中走了出来,或从反复进行茶知识汇编走了出来,大家都开始把目光投入当代中国茶文化实践的研究与探讨中。那些陆羽在《茶经》中还未来得及涉及到的一些坚硬而又新鲜,急迫而又顽固的问题,有望在不太漫长的日子里有珍上系统而科学的解答。实在是因为时间太短,本该应从“茶席设计”掘入,挖出一口静静的茶艺结构深水塘;或者把茶席设计中的每个构成因素逐个的振在手中分仔细把玩,玩出它们与茶的千年姻缘有条不紊事,起码,还能够把系统再梳理几遍,让辨析的长发如浪一般飞扬,说不定还能多留住几眼情人的目光……可如今,这些仍属美好的愿望。匆忙中拿出的这《茶席设计》,尚显粗糙,好在是一种探路。一种上会遇到指点之人。这是我时刻年盼望的。

    乔木森,男,1952年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早年从事专业文学创作,曾出版小说、电影、戏剧作品多部。1988年开始茶文化研究,挖掘、整理中国古茶道30余种,并创办中国茶道艺术团,在国内外演出近3000余场。现为上海市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茶业职业培训中心教务主任,主要从事茶文化研究与教学。即将出版的作品有《中国茶道表演语汇》、《中国古茶道表演》、《现代茶道管理与营销》。

 


第二名

编号:GDZPS4523

书名:《武夷岩茶名丛录》

版别: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罗盛财著

书号:ISBN 978-7-5335-4264-1

定价:98.00

出版日期:201306

内容简介

本书从收集并繁殖的1178份名丛单丛的无性系后代群体中,经性状或品质鉴定,筛选了70份主要名丛。该书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价值,也为人们认识武夷名丛,研究和利用名丛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是广大爱好武夷茶、关心武夷茶的人们的有益读物。

罗盛财,福建省古田县人,1944年4月出生,1964年毕业于南平农业学校农作物栽培专业,高级农艺师。曾任武夷山市(原崇安县)综合农场革委会副主任、场长、武夷山农委副主任、农业局局长、书记。一生喜爱农学,尤喜水稻和茶叶遗传育种,于1980年起,先后3次组织课题组,主持开展武夷岩茶名丛和单丛茶树资源的惧保护整理工作,分别建立了九龙窠名丛圃和霞宾岩茶树种质资源圃,共收集保护名丛和单丛资源计1178份并建立了相应的无性系。长期坚持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第三名

编号:GDZPS5304

书名:《茶香 茶味 茶道》

版别: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陈龙主编

书号:ISBN 978-7-121-25560-1

定价:49.90

出版日期:201504

内容简介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对于中国人而言,并非金贵矫情之物,而是“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的“开门七件事”之常品。

    作为“水中至清之味”的茶,虽与柴、米、油、盐、酱、醋并列,却自有脱俗之处。生活中,我们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雅心,以茶修禅,以茶祭祀,以茶为媒,以茶礼佛……茶可以说是深入到了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宋人杜小山有诗,“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更是将茶提升到了一种既含蓄又深情的境界。茶是生活的,也是艺术的;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有人说,饮酒可登仙,品茶能得道。何为茶道?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就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周作人说得更直白一些,“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茶者,心之水,饮之畅灵。只有将茶与心完全结合在一起,才能体味到茶的真谛。当我们将身心完全放松,让甘洌的茶水顺着舌根滑入喉咙中,顿时会有种满足而寂静的感觉,仿佛茶水顺着心脉,将心灵也抚得平顺了。周作人在《喝茶》一文中还说:“喝茶当于瓦房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这是一本集识茶、鉴茶、泡茶、赏茶、品茶、茶艺、茶道于一体的精品茶书,将天南地北常见的名茶与泡茶茶具、泡茶技艺、茶风茶俗、茶道知识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带领读者走进一个有关茶的清净世界。

    相信有了这本书,你会更爱茶,更懂茶!

    这是一本集识茶、鉴茶、泡茶、赏茶、品茶、茶艺、茶道于一体的精品茶书。全书分为以下几部分:寻茶,从茶的文化渊源、茶区分布等方面探寻茶的足迹;制茶,详述制茶工艺、影响成茶品质的因素等;鉴茶,从茶的外形、色泽、叶底、汤色、香气、滋味等不同角度对六类茶的名品进行鉴赏;茶香,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泡茶之水、泡茶之器两相宜,再加上火候到位,才能产生足够的火花,激发出佳茗最好的香味;茶味,佳茗还需细细品味,慢慢享受,享受的同时达到养生的效果;茶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茶中尽显民俗风,饮茶可以悟道,饮茶可以达到最高境界,此部分是全书的升华。

陈龙,高级评茶员,高级茶艺师,出生于中国茶叶第一镇——安溪县感德镇;曾任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茶》制片人、《劳动午报茶业品牌》副主编、《中国法治杂志》记者;感德茶品牌创始人、《茶书网》创办人;现为感德真品茶业机构总策划、《茶书网》主笔、茶浓书香(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北京中华茶艺协会马连道联络处负责人。

 


第四名

编号:GDZPS5149

书名:《中俄万里茶道与汉口:中、俄、英文版》

版别:武汉出版社

作者:武汉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编

书号:ISBN 978-7-5430-8528-2

定价:350.00

出版日期:201409

内容简介

万里茶道——一条绵延1.3万公里、繁盛两个半世纪的茶叶贸易之路,一条被喻为联通中俄两国的“世纪动脉”。

2013年3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深情地说,“继17世纪的万里茶道之后,中俄油气管道成为联通两国新的‘世纪动脉’。当前,我们两国正积极推动各自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不断创造出更多利益契合点和合作增长点”。

2014年5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接受中国《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讲到,扩大与中国的交往是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优选项。目前俄中合作已经进入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的新阶段,堪称“史上最好”。

中俄两国国家元首的这两段重要论述,我们可以从17世纪以来的中俄万里茶道以及17世纪以来武汉的近代转型中俄找到历史印证。

17世纪至19世纪的明清时期,中国政府就多次对中俄茶叶贸易发出诏书。1891年4月21日,俄国皇储尼古拉在俄商汉口新泰茶厂成立25周年庆典上的致辞中,则连说“三个伟大”:万里茶路是伟大的中俄茶叶之路,在汉口的俄国茶商是伟大的商人,汉口是伟大的东方茶港。

今天,当我们贺词历史,重新审视那条渐行渐远的古老商道,就会发现,遥远的时空、遥远的路途上,深藏着岁月的沧桑、文明的兴衰,如同一杯香醇飘溢的茶,令人回味,令人神往。

 


第五名

编号:GDZPS1754

书名:《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修订版)

版别:云南美术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80695–661–8

作者:詹英佩著

定价:75.00

出版日期:201202

内容简介

    本书精确地绘出了古六大茶山古茶园、茶马古道、文物古迹分布图,是一本学风严谨的科学著作。本书对研究普洱茶古茶山历史,弘扬普洱茶文化,振兴古茶山茶产业,具有重大的科学文化价值。

  詹英佩,一个貌似柔弱的昆明女子,1986年毕业于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系,现为云南政协报《观察周刊》记者,云南省茶业协会、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会员。

  清瘦中透着钢毅,目光坚定而执着,语速稍快但清晰有力,不时有力地挥舞着的手,就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普通弱女子,凭着自己对故土的热爱,对普洱茶和古茶山人民的热爱,自200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云南普洱茶历史、古茶山历史和茶马古道的研究和考察。

  古六大茶山在历史上曾是普洱茶的主产区和贡茶的采办地,书写过普洱茶最为辉煌的历史,因抗战爆发辉煌了几百年的六大茶山茶业衰退,许多重要的史料和史实被掩藏在深山中。为了收集、整理、发掘古六大茶山的历史、文化,寻找明、清时期的古茶园、古村落、古茶庄。詹英佩五年来先后11次走访古茶山,在高山密林中只身徒步行程千余公里,寻访过50多个村寨、100多位老人,拍摄了2000多张六大茶山古茶庄,古茶园、茶马古道、文物古迹留存情况和知情人的照片。为了寻找古茶庄后裔,还赴石屏、元江、江川、思茅、勐海、勐腊等地寻访他们的后人。

  为了考证古六大茶山的历史,她自费去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看贡茶实物,还去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找史料。

  为了宣传古六大茶山,几年来在八种报刊、杂志上发表过20多篇近5万字的文章介绍古六大茶山的历 史与现状,向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呼吁关注六大茶山的历史、文化和古茶园的抢救和开发,并为六大茶山的茶农增收做过大量牵线、搭桥、产品促推工作。

  2003年以前,当古六大茶山的茶叶还处于难销状况时,她为茶山的茶农做过大量牵线搭桥的产品促推工作,帮助不少茶农走上富裕之路。

  2005年初为了配合中国云南古茶山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她依据自己多年考察的实况,绘制出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示意图,将古六大茶山、古茶园、茶马古道、老茶庄及文物古迹分布情况在图上做了详细介绍,此图在报纸上刊登、在网上公布后,倍受好评,引起中外人士对古六大茶山各方面情况的关注,为宣传普洱茶的历史文化、推动古茶山的旅游起了极大作用。

  2005年3月为中国云南普洱茶古茶山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供了近百幅介绍古茶山历史文化的照片作展览,使与会的中外专家学者更深刻地了解到云南的茶历史茶文化。

2005年4月在第七届中国普洱茶节上获首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提名奖。

  为了支持普洱茶的宣传活动,2005年8月随首届驮茶进京的大马帮行走了12天,翻越了秦岭,向川陕人民宣传介绍普洱茶。

  这样一个弱女子,对普洱茶古茶山文化的研究发掘是如此的深入细微,不仅自费考察、收集史料,绘制古茶山地图,捐出百幅珍贵照片,还最终完成了订正普洱茶古茶山、古茶庄史实长篇纪实文学《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一书。

  詹英佩曾自豪地这样说,“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说起普洱茶,人们便会说到云南,普洱茶让我云南人脸上有光。作为云南人的我,钟爱着普洱茶,情系普洱茶,我用了五年的时间,10多次走进普洱茶的故乡——古六大茶山,我用双脚去丈量这块土地,用心去感受这块土地,为的就是能为介绍普洱茶、宣传普洱茶做点事、尽点力;同时也为普洱茶的奠基人、开拓者们留点文字,前者是我的荣幸,后者是我的心愿。”

《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现已出版发行,是一本朴实无华的好书。

 


第六名

编号:GDZPS5195

书名:《中国普洱茶品饮入门图册》

版别: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陈龙主编  孙瑞江副主编

书号:ISBN 978-7-121-25272-3

定价:49.80

出版日期:201504

内容简介

    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散茶和紧压茶。“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普洱茶不同于别的茶贵在新,它被尊称为“可入口的古董”,茶中特殊的“陈香”往往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值。本书将详细讲解普洱茶的历史渊源、各个种类普洱茶的不同制作流程、冲饮方法以及其香韵,还对普洱茶的辨别和贮存方法,做出了说明,对普洱茶收藏爱好者来说大有裨益。

    本书以大量图片将普洱茶的品质特征、普洱茶的选购、普洱茶的历史文化、普洱茶的产区、普洱茶的制作、独特加工工艺、品鉴技巧、冲泡步骤娓娓道来。特别是书中还介绍了市面上不多见的普洱茶特殊品种,如螃蟹脚、老帕卡等。还有少数民族日常饮用的民族特色茶,如凉拌茶、竹筒茶、土锅茶、龙虎斗茶等。

    陈龙,高级评茶员,高级茶艺师,出生于中国茶叶第一镇――安溪县感德镇;曾任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茶》制片人、《劳动午报茶业品牌》副主编;感德茶铁观音品牌创始人;现为感德真品茶业机构总策划、《茶书网》主笔、《中国法治杂志》记者、北京中华茶艺协会马连道联络处负责人。

    孙瑞江,河北石家庄人,健智网创始人、育慧网总策划;伴夏茶网茶与健康频道主任、中国教育培训协会副会长、中国策划联合会副会长、《新商务周刊》企业咨询策划专家。

 


第七名

编号:GDZPS5372

书名:《茶席窥美》

版别:九州出版社

作者:静清和著

书号:ISBN 978-7-5108-3563-6

定价:39.00

出版日期:201505

内容简介

    茶为国饮,随着国内爱茶喝茶人士的越来越多,国内的茶会、雅集层出不穷,花样繁多。鉴于此,作者在系统研究总结了自己多年来、对历代茶席设计、茶空间设计、茶道美学、传统插花、茶具发展的基础上,结合人体工学原理、视觉极简原理,把陆羽提出的"茶性俭"作为茶席美学与设计的最高原则,详细客观地把茶席密码层层解密,文图结合,让大家一读就会,方便了茶文化爱好者的自学和参考。本书客观严谨,翔实耐读,并由安徽农业大学著名茶文化专家丁以寿老师倾情作序推荐。 张兄(静清和)爱茶,多年来到处访茶,一部《茶味初见》,便是明证。张兄懂茶,有独立见解,不人云亦云。张兄不仅精于茶艺,对陶瓷、插花、焚香诸艺也兼擅,且境界卓尔不凡。本书最大的创新是在于对茶席美学意蕴的阐发,这是此前一些茶席类书籍的弱项;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由形而下之器、艺而入形而上之道、美,道器不离,艺美相即。 --著名茶文化专家丁以寿 ★国内首部茶席设计与茶道美学专著; ★著名茶文化专家丁以寿老师鼎力推荐并倾情作序; ★本书在众筹网发起众筹活动,立刻引起茶友们的热情参与,活动未结束已完成目标金额的152%; ★本书收录作者百余幅精美摄影作品,图文并茂,版式精美; ★本书内容为作者实践经验总结,通俗易懂,接地气,可操作性强,是了解、学习茶席设计与茶道美学的必备书。

    作者用数百幅亲手拍摄的不同季节、不同背景的高清照片,以散文的笔调,将茶席历史、茶席构成、茶席美学、茶席的插花等,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本书客观严谨,翔实耐读,并由安徽农业大学著名茶文化专家丁以寿老师倾情作序推荐。

目录

1.茶为席魂,心饮为上

2.茶席历史,繁简素丽

3.当下饮茶,温润泡法

4.基本茶席,贴心设计

5.茶席构成,阴阳和合

6.茶席美学,诗情画意

7.茶席插花,茗赏者上

8.常见茶席,精彩纷呈

9.茶席禁忌,古今有之

    静清和,原名张茂林,出身于中医世家。山东著名茶人,济南茶艺学校副校长,国内知名的茶席、茶道空间设计师,茶道与茶席美学的推广者、践行者。长期以来,致力于茶道、香道、传统插花、中医、文玩等传统文化地研习。多年来,秉持"静为茶性,清为茶韵,和乃茶魂"地制茶做茶理念,长期游走茶山,亲力亲为,遍访茶人,源头问茶,于茶史、茶类、茶性、茶器等,均有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代表作《茶味初见》。

 


第八名

编号:GDZPS0113

书名:《茶经述评》(第二版)

版别:中国农业出版社

书号:ISBN 7–109–09626–2

作者:吴觉农主编

定价:28.00

出版日期:200503

内容简介

    《茶经述评》:吴觉农先生主编的《茶经述评》被人们誉为二十世纪的新茶经,其中的内容包含了吴觉农先生深厚的茶叶实践经验和理论沉淀。此部茶学力作在上海茶叶协会的支持下再版,在继承陆羽《茶经》精髓的基础上,在阐述茶的起源文化同时,更注重鲜叶品质的鉴别方法、茶的烤煮、茶具的选用等实际学问,成为业内人士和爱茶一族的鉴赏佳品。

这本书从1979年开始撰写,由于出现了一些曲折,因而花费了较预想为多的时间。最初,因为《茶经》原文较为古涩,于是用了较多的时间来对照它的版本,研究它的文字,这样,当时所写出的内容,就较侧重于《茶经》的注释,后业才陆续加入了一些新的评述的内容,搞出了第一稿。但这一稿的内容,有的已超越了评述的范围,所以,又加以精简,把述评突出出来,写成第二稿。最后,再加以修改补充,这便是现在出版的第三稿。同时,在第三稿修改过程中,又不时发现新问题需予解决。

这本书的撰写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大都是作者提出个人的看法,委托几位老友执笔。第一阶段的执笔人是张堂恒同志,他所完成的是内容比较简要的《茶经》的译文和注释,另邓乃朋同志,也在《茶经》的译文和注释方面提供了不少意见;第二阶段先由钱梁、陈君鹏两位同志执笔,他们所完成的是内容比较广泛的第一稿,嗣由陈舜年同志执笔,主要是删繁就简,完成了第二稿;第三阶段亦即第三稿定稿阶段的执笔人是冯金炜、恽霞表两位同志,特别是冯金炜同志对最后定稿的撰写和补充工作出力较多。

    吴觉农(1897—1989)是中国当代茶业复兴、发展的奠基人,被誉为“当代茶圣”。生前曾任中央农业部首任副部长兼任中国茶业公司经理;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及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等。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成就是多方面的。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即投身振兴农业和茶叶事业,奋斗70余年,是我国新兴茶叶试验场、研究所、商品检验、机械制茶、高等院校茶专业教育和茶叶自主出口贸易等各个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新中国成立后,即创办中茶公司,成为第一家国营专业公司,并擘划了全面发展中国茶业的蓝图。

    他一生著作甚丰,早年所写《中国农民问题》一文,被毛泽东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选为参考教材,有关茶叶的著作主要有“赴海外考察报告”、《中国茶业复兴计划》、《中国茶业问题》、《吴觉农选集》,译著《茶叶全书》等。晚年主编《中国地方志茶叶历史资料选辑》、《茶经述评》,尤其后者是他的一部力作,被认为是茶学里程碑。

 


第九名

编号:GDZPS1487

书名:《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

版别:云南科技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5416–2559–6/S•447

作者:詹英佩著

定价:58.00

出版日期:200704

内容简介

    由首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提名奖获者詹英佩女士所著的《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一书,日前正式由云南出版集团公司和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詹英佩在此书中用大量史料,及实地调查材料,对1950年以前普洱茶历史上的一些深层迷题作了分析、揭示、解释、回答,首次披露出鲜为人知的普洱茶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信息。

    书中对普洱茶的历史茶区西双版纳澜沧江两岸的15座古茶山的历史与现状做了详细介绍,分析、揭示了西双版纳15座古茶山、10万亩古茶园形成的历史原因及主要年代。

    本书对普洱、思茅,明清时期产不产茶的问题作出了回答,对清代史书中多次记载普洱不产茶的原因做了分析。并对民国时期佛海茶厂的一些重要事件做了披露、介绍。

    作者在书中首次提出,普洱茶发展历史上有两个重要阶段:一是车里宣慰司阶段,二是普洱府阶段的观点,并用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阐明明代中期车里宣慰司(西双版纳)的15座大茶山已经形成,明代后期普洱茶作为一个大产业已有规模。

詹英佩女士本着尊重历史、认真考证、还原真实、力求客观公正的态度写成此书。此书对了解普洱茶复杂而厚重的历史有一定帮助和启发,尤其对西双版纳、思茅普洱茶产地之争,会引出一个新视角,新观点,100多年来模糊不清的历史画面将会逐渐清晰。左上图为该书的封面。

 


第十名

编号:GDZPS4680

书名:《云南山头茶》

版别:云南科技出版社

作者:林世兴主编

书号:ISBN 978-7-5416-7804-2

定价:298.00

出版日期:201403

内容简介

一部云南自驾游式的茶叶专著一部寻找云南山头茶的首选工具书《云南山头茶》本书作者林世兴老师历经七年,亲自走遍云南大大小小的茶山遍访茶农了解茶山状况,终于编纂完成这部云南山头茶时代的开山头作、奠基之作!千年守望:茶韵、山韵、神韵!云南山头茶魂是什么?让我们跟随林老师的脚步去寻找茶之魂。

林世兴,经过四十年的历练,把自己由一位中学高级语文老师,变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云南山头茶人。

他生于四川泸州市。1976年高中毕业后,主动要求上山下乡,担任某茶场场长,经历了开芒、种茶、制茶、卖茶的全过程。

恢复高考后,他就读中文和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两专业。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中学教导主任、校长等职,撰写的教改课题《职高生“断乳”教育》获四川省首届科技成果二等奖。

此后在四川和云南的省级媒体,担任过记者部、特稿部、社会部、专刊部、事业发展部主任,《车与人》杂志自驾游总监。

近十年,担任过《普洱茶周刊》副主编、《云南经济日报·盛世普洱》栏目主持人、《云南普洱茶·春·夏·秋·冬》执行副主编、《云茶》杂志首席记者,兼任勐海陈升茶厂第一任办公室主任。曾参与颇具影响的“中国普洱茶首届峰会论坛”及深圳华巨臣公司第一、二届茶博会策划,独立策划并实施“云南普洱茶大调查”大型新闻报道,独立策划并用7年时间完成《云南山头茶》大型茶叶专著写作。

现任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委员;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会长助理。

 


注:此排行榜由《茶书网》中国区提供

     此排行榜仅代表《茶书网》中国区26个茶文化产品销售点的销售量

茶书网中国区总部:中国爱心基地(北京•怀柔汇龙山庄)

北京联络处:北京西城区马连道14号大德盛茶城二楼(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客服:010-63433810

 


欢迎光临茶书网!!
扫描二维码加入茶书网官方微信平台扫描图片加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