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最全的茶文化书店
联系我们 关闭音乐 加为收藏

首页>销售排行>详细信息

2017年8月1日至31日茶文化产品销售排行榜

 

 

第一名

编号:GDZPS1249

书名:《评茶员培训教材》

版别:金盾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5082–8422–7/S•1776

作者:杨亚军主编  中国茶叶学会组编

定价:47.00

出版日期:200901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国茶叶学会组编。本书分为初级评茶员、中级评茶员、高级评茶员、评茶师、高级评茶师技能要求5篇26章。内容包括:评茶员的基本要求及培训方法,中国茶叶发展史及主要茶类的品质特征,茶叶标准及分级,茶业企业标准的制定与应用,茶叶的感官审评设备与操作,茶叶的包装要求及标签通则,茶叶的贮藏技术,中国6大茶类的加工技术与审评方法,茶叶与健康知识介绍及研究,茶业企业经营管理及市场营销技巧。本书内容充实,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强的特点,适合广大评茶人员、评茶员及评茶师培训班授课人员和学员、茶业企业各层领导和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共分26个章节,主要对评茶员的基本要求及培训方法,中国茶叶发展史及主要茶类的品质特征,茶叶标准及分级,茶业企业标准的制定与应用,茶叶的感官审评设备与操作,茶叶的包装要求及标签通则等内容作了介绍。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杨亚军,男,1961年9月18日生,江苏如皋人。1982年毕业于华南农学院茶学系,获学士学位。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茶叶研究院)所(院)长、党委副书记,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

    自“七五”以来,先后独立或合作主持国家攻关专题、子专题2个、国家科技部重点课题、重点科技项目和基础性项目等3个、省部级重点专题等6个,参与组织完成首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从37个品种中筛选出25个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目前正主持“十五”国家攻关课题、专题和国家基金、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948项目、省基金共6项,并主持第二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

    二十年来,先后取得多项科研成果。作为主要执行人,参与育成了龙井43、碧云、菊花春等3个国家良种;作为区试阶段的主持人,参与育成了龙井长叶、寒绿两个国家级良种和苔香紫、苹云、碧峰3个省级良种,这些良种大多已在全国主要茶区推广应用。主持完成的“茶树育种早期品质化学鉴定技术”获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主持完成的“龙井长叶、碧云的育成与应用及龙井43的推广”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作为茶数据库的主要完成人参加完成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多年来坚持科研为生产服务,重视良种推广应用。主持完成的“茶树新品种龙井43的推广与效应”项目,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被专家誉为“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科技兴茶的成功范例”,“居国际先进水平”。

已培养和正培养硕士生各1名,协助培养博士生1名;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两篇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合作出版著作6本。

 


第二名

编号:GDZPS1158

书名:《茶艺师培训教材》

版别:金盾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5082–5257–5/S•1750

作者:江用文 童启庆主编  周智修 阮浩耕副主编  中国茶叶学会组编

定价:37.00

出版日期:200809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国茶叶学会的相关专家编著。内容包括:茶艺师职业知识,茶叶基础知识,饮茶与健康,中国茶文化、茶馆文化、少数民族及地方习俗茶文化的发生、发展与美丽的传说,茶事艺文的概述与赏析,主要名茶的产地、特点及质量标准,泡茶饮用水与中国名泉特点,初、中、高级茶艺师须掌握的茶叶冲泡方法、茶艺技巧和茶馆外宾接待常用外语及相关事宜,并用少量篇幅精辟地介绍了茶馆管理与营销的经验。本书具有知识性强、趣味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可供茶艺馆各层领导人员、各级别茶艺师、馆内员工及社会各行各业广大茶艺爱好者阅读参考。

    江用文,1965年11月生,安徽怀宁人,硕士生导师,中国茶叶学会副会长。1986年7月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2002年被评为浙江省跨世纪151人才工程学科带头人,2007年授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

    江用文从事茶叶加工、多年生和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研究等工作。主持、参加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20余项。研制出高香冷溶速溶茶、γ氨基丁酸茶、超微绿茶粉、葛根素、茶多糖等新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制定出《绿色安全茶叶田间生产技术规程》和《绿色安全茶叶加工技术规程》,并在茶叶企业进行示范;明确了西湖龙井茶铅污染的主要来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提出茶叶包装材料的选择指标。

    江用文制定茶树等52种作物种质资源的描述规范、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控制规范;制定23种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并审定为农业行业标准;建立了52种作物的描述符数据库及多年生和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

    取得成果5项,发明专利1项,其中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5部。

童启庆(1936年—),女,浙江杭州人。曾任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主任,现为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著名茶文化活动家,浙江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国际茶人之家理事。主编全国农业院校统编教材《茶树栽培学》,编著《习茶》、《生活茶艺》、《影像中国茶道》等著作。

 


第三名

编号:GDZPS6515

书名:《评茶员:2016年版》(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职业技能培训专用教案)

版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作者:王庆主编

书号:ISBN

定价:60.00

出版日期:201612

内容简介

本教案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茶员职业技能培训指定专用教案,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产业发展部组编。本书共分7章24节,内容包括:评茶员国家职业标准,茶树特征与生长规律,主要茶产区概况,六大基本茶类与再加工茶的制法及品质特征,茶叶内含物成分功效,茶叶贮藏技术,茶叶相关标准及法律法规知识,茶叶感官审评知识及技能应用等。本教案以国内外最新颁布实施的茶叶感官审评相关标准为依据,以茶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依托,充分结合中茶协在评茶员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工作中所积累的实际经验编纂而成。本书力求结构简单,条理清晰,内容充实,实用性、可读性强。适合于各级评茶员职业技能培训班学员、茶叶感官审评工作从业人员、茶叶爱好者阅读参考。

 


第四名

编号:GDZPS6004

书名:《茶叶密码》

版别: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郝连奇编著  张正竹审阅

书号:ISBN 978-7-5576-0831-6

定价:48.00

出版日期:201603

内容简介

    《茶叶密码》并不是茶叶学术性的研究类书籍,只是一本茶叶科普类图书。目的并不是在茶叶生物化学、审评与实验上进行深度探索,而是定位为一本有关茶与健康的普及型小册子。

    《茶叶密码》告诉我们,茶叶主要含有哪些神奇的物质,影响我们口味的是哪些物质,对我们有保健功能的又是哪些物质。

    本书的价值在于将复杂难懂的茶叶生物化学术语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神秘的化合物能够看得见、喝得到,变成可观、可感、可触的东西。在富有趣味的表述中,不仅知道了怎样泡好一壶茶,而且明白了茶对健康的意义。

郝连奇,男,1971年出生,现任天津市茶叶学会理事长,天津津门紫砂会馆馆长。硕士、国家一级评茶师、高级考评员。1996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曾就职天津市茶叶公司,创建天津市胜利路茶城,茶语器文化中心,非常茗连锁店,草木人职业培训学校,多年来一直从事茶叶的研究和科普工作。被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多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被天津电视台科教频道聘请,录播17集《茶与健康》节目。

 


第五名

编号:GDZPS6907

书名:《俄罗斯的中国茶时代:1790—1919年俄罗斯茶叶和茶叶贸易》

版别:武汉出版社

作者:[俄]伊万•索科洛夫编著  黄敬东译  李皖校

书号:ISBN 978-7-5582-0918-5

定价:49.00

出版日期:201612

 

内容简介

     首先要说的是,本书是我在2006—2011年间精心收集和研究了俄罗斯的多家博物馆馆藏文物、个人藏品、档案资料和文献之后写成的。相信其中文版的面世,将有助于两国有关专家对这段辉煌历史的进一步认识。

俄中两个伟大民族,他们之间的关系之路并非始终都是坦途。他们有过边境冲突,也有过两国间开放互市举步维艰的时期,但在这种国际间的矛盾中,最后占了上风的往往是互惠的经贸往来。

1638—1862年间俄罗斯市场几乎所有的茶叶均产自中国,来自日本的茶叶少之又少。只是在1870-1890年间才开始了有规模地进口印度茶叶和锡兰红茶。

持续几个世纪的茶叶贸易带给俄罗斯和中国极大的福利,由此建立起来的互惠关系曾经是两个伟大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在不同时期,万里茶道让成千上万的人发家致富。

在俄中茶叶贸易中,中国以下省份的作用和贡献永远闪耀着光辉:福建、江西、湖北、辽宁等等。而在经海路运送茶叶的港口中,永远会有如下几个名字:厦门港、广州港、营口港等。

在俄国,几十家长期经营中国茶叶的贸易公司积累了大量资本。19世纪末,俄国的大型茶叶贸易公司的茶叶贸易额达到了几千万卢布,其数额之大是当时俄罗斯的其他行业望尘莫及的。因为超强的竞争能力,很多茶叶贸易公司成为百年老字号,这在当时是一个无人可及的奇迹。

俄罗斯、欧洲、中国生物界的专家们至今尚未界定茶树这种植物最早的生长地点,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正是中国率先了解到茶叶对人体的药理功能并向全人类馈赠了茶的知识。中国向世界贡献了茶树的栽培、种植和护理的知识;在中国,人们不仅是掌握了种茶和加工茶叶的全部技能,而且向全世界传播了一整套包括茶叶知识、沏茶器皿和工具、品茶礼仪在内的饮茶文化。遗憾的是,部分生产茶叶的技艺在18和19世纪已经失传,但在俄罗斯历史档案里还保存有有关这些茶叶的记忆。千年来陆羽的《茶经》已经在世界各国成为人们学习茶叶知识的重要的必读著作。

如果我的这本书可以在茶叶的故乡中国为发展和传播茶叶的历史和知识做出一点点贡献的话,我将深感欣慰。

2014年8月至10月,在万里茶道重走中,仅在俄罗斯境内,我们的行程就有差不多1万公里。所以,万里茶道其实是一条长约3万里的旅程。如果算上从伊尔库茨克到阿拉斯加的支线,它的漫长更是难以估量。

在遥远、浩瀚、壮阔的俄罗斯之旅中,我们一行的最大收获,是认识了俄罗斯史学者、历史学副博士伊万•索科洛夫。早听说索科洛夫是俄罗斯首屈一指的万里茶道研究家,中国的研究者,大都在传说他的大名。待到终于相见,眼前是一个光头青年——酷,敏锐,干净,不废话,但是说出的每一句差不多都切中要害。

第一次的见面,我们相约在19世纪末莫斯科茶商准备取悦李鸿章的那个古怪又美艳的中俄合体茶楼前。在短短一天的莫斯科寻访中,他带着我们走了4个茶道旧址。回头看我们在俄罗斯的采访,这一天的效率是最高的。索科洛夫很会讲故事,而且学术上拎得清。结合历史地点和关键人物传略,他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将历史的脉络,用很小的一点力气,就轻轻拎将起来。

尤其是,在我们从一个旧址转移到另一个旧址的途中,索科洛夫在车上打开他的笔记本,调出一些图片,以向我辅助说明个别细节。我没有料到的是,这并非重要的,不在他阐述重点的小杂碎,彻底颠覆了我走了1万多公里建立起来的有关于万里茶道的一些基本认知。比如,买卖城—恰克图的中俄茶叶贸易并非首发于茶栈,开始的地点其实是在山洞;比如,晋商常氏可能从没有在莫斯科开过分号,那张流传广泛的著名照片,所反映的不过是专营中国茶的一家俄罗斯茶店——在万里茶道的国境另一侧,茶叶运输和买卖从来就是俄国人自己的事,中国人不被允许也不可能过境经营;再比如,俄国领事、在武汉如雷贯耳的大巴公J.K.巴诺夫不过是个小开,他背后的后台老板才是大亨——这个身居莫斯科操纵俄国全国茶叶贸易的巨怪,仅送给他外孙女的一片地,面积之大就相当于东欧一个小国。

光头青年是位学者,他讲述的一切都是有史有据的,很严谨,很学术,这是与众多活跃在这条商道上的研究者都不同的。途中,我们撩起关于他“俄罗斯茶道研究第一人”的头衔,他很冷淡地回答说,“没有这回事”,他不过是在19世纪前后俄罗斯茶叶贸易的狭小领域有点研究,一些结论被其他学者引用得比较多而已。

《俄罗斯的中国茶时代》这本书,是索科洛夫4本研究著作中的一本,原题“1790~1919年俄罗斯茶叶和茶叶贸易”。新书名是我拟的,以迎合中国读者的趣味,使之一目了然。书中,索科洛夫考察了那个年代的油画、广告、茶叶包装、茶商不动产以及茶馆、戒酒协会和军队的有关史料,试图来说清楚一个问题:中国茶叶到底是什么时候普及了全俄,成为俄罗斯的国家饮料的。

这个问题实在不易回答,通过索科洛夫的分析梳理,也未能一口就给出一个简单一句话的答案。这本书的魅力在于梳理分析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展示的发生在整个俄罗斯大地上的红扑扑、热乎乎、乱糟糟、生龙活虎的情节。它们有助于说明,茶叶,这来自中国的小小的、普通的自然饮品,是怎样搅动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并渗透到了上至皇家贵族、下至黎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的细节。对于人类生活而言,这或许是一个不亚于战争、外交、政治变革的广泛而又深刻的改变力量。

在19世纪的一百年,尤其到其后期,茶叶贸易是俄国最大的产业,由此产生了一批豪门巨贾。若干年后,从这个冒险行业产生的原始积累,成为了发展其他产业的资本。索科洛夫所提起的这一个线索,有助于让人们认清,俄罗斯今天的一些著名企业、产业、行业,其间仍流淌着源于一两百年前中国茶叶的基因。今日之“一带一路”,有历史的前情,又有时代的后续。

商业贸易是人类相互交往中极为密切、极为深刻也极为有趣的一种交往。身居产品上下游,购买者对销售者有时抱有感恩之情,有时也不乏腹诽之意。在这种交往中,由于事关切身利益,双方就像彼此的镜子,能照出对方不易自察的个性、脾气、毛病、缺陷,有时候,这种映照是放大的。对于原文中所涉及的有关于中国人的这一类描述,译者原样转译、不假修饰。我想,写作者禀着原本的情绪去写,中国读者带着平和的心情去看,自会明白其究竟,借此看清楚彼此,或恍然有悟,抑或付之于一笑。

 


第六名

编号:GDZPS6842

书名:《陆羽茶经诵读:注音版》

版别: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唐]陆羽著  蓝彬主编

书号:ISBN 978-7-5184-1427-7

定价:26.80

出版日期:201707

内容简介

陆羽的《茶经》是一个茶者的必读经典,本书融会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精华,是第一部茶文化百科全书,同时也是茶道美学的集中展现。言茶者莫精于羽,其文亦朴,雅有古意,中国唐代煮茶法、宋代点茶法、明清泡茶法均以陆羽《茶经》为根本,全书共七千多字,文字优美,言近而指远,值得习茶之人反复阅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陆羽茶经诵读》一书的出版是方便茶者们以经为师,以本为本,反复诵读而为,我认为这种笨方法是学习《茶经》的最佳方法。诵读本身便是一种修行,《说文》云:“诵,讽也。”“读,诵书也。”我们学习《茶经》如果只是默看,只用到眼睛这么一个感官,而诵读却是出于口,成于声,而畅于气。于是诵读有了不可思量之功效,梅曾亮在《柏枧山房文集•与孙芝房书》中指出:“夫气者,吾身之至精,以吾身之至精,御古人之至精,是故浑合而无有间也。”

我们学习古文大致从三个方面入手: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陆羽无疑是这三方面的大家,曾经参与编写《韵海镜源》,这是一本音韵学方面的巨著。由此可见,陆羽在唐代是位音韵学大家,《茶经》是一本音韵极美的著作,读起来像《诗经》又如汉赋一样美,本书从读音与断句入手,花很多时间去校正一个字的读音问题,一段文字的断句,都是为了让《茶经》读起来更有韵。而《茶经》文字音韵之美也只有亲身去诵读才可得其妙,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姚鼐在《与陈硕士书》中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我学习茶经以来便一直以诵读为根本,在诵读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字的读音看似简单,其实要读好非常的不容易!

《陆羽茶经诵读》一书在一些容易读错的字都做了注释,这本书只是方便诵读,所以基本不做文字本身的注释,也就是说,这本书只是为音韵而生,一本书解决读者的一个基本问题足矣。书中部分标点是为断句诵读服务,与其他版本略有不同。

作为习茶之人,《茶经》不仅要诵读,还要去背诵,欧阳修的“计字日诵”的方法非常值得大家学习,他每天熟读经典经文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大部分儒家经典,每天背诵150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所以他说:“虽书卷帙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陆羽《茶经》一共7000多字,如果我们向欧阳修学习,哪怕降低一点难度,每天熟读200多字,分三十多天读完,每天背诵100多字,可在70天背诵完毕。所以诵读经文主要在“恒心”两字,本书有鉴如此,将《陆羽茶经诵读》分为了33课,每课即是大家熟读的内容,也就是说,如果你每天读一课,33天能熟读好,66天能背诵完毕,我便是这么做的,与诸君共勉。

陆羽《茶经》是习茶的根本之书,也是中国国学的组成部分,《茶经》有着极高的哲学、美学价值,有上过我《茶经》课的茶友已经开始在自己的茶馆把《茶经》当作晨读的内容,有这么一批习茶的人,让我感到无比的喜悦,我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茶馆、茶艺培训学校、大中小学校均能组织一些以《茶经》诵读活动,由此去感受《茶经》之美、之妙,茶者们诵读《茶经》一定也会成为一股潮流。

陆羽(733—804),唐代茶学家,被尊为“茶圣”。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著述《茶经》期间,他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穿麻鞋,独行山野,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宋代学者陈师道写道:“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

蓝彬,陆羽《茶经》文化推广与践行者,倡导生活茶理念,对茶文化创意有研习。曾参与策划专刊《茶叶传奇》、图书《品鉴中国茶》,主持编辑了《中国茶经》(于观亭主编)、《茶鉴》、《铁观音品鉴》等图书。擅长组织与策划茶会,是“二十四节气茶会”、“名茶品鉴雅集”以及“体验民族茶俗之旅茶会”的发起人。

 


第七名

编号:GDZPS3358

书名:《茶谱•煮泉小品》(中华生活经典)

版别:中华书局

作者:[明]朱权 田艺蘅著  黄明哲 吴浩编著

书号:ISBN 978–7–101–08215–9

定价:23.00

出版日期:201202

内容简介

自陆羽开创茶道,茶便渐渐深入人心。明代朱权的《茶谱》在陆羽求真茶道之上更进一步,提出以茶悟道的观点。在朱权的茶道中,探究造化,是要从烧水烹茶,甚至是采摘烘焙开始。在《茶谱》中,朱权对茶的点泡、茶的礼仪、茶的制作方法、制茶与烹茶的工具,都做了简明扼要的探讨。田艺蘅的《煮泉小品》则是专门论水的著作。书中所记的各种水质,多为作者亲尝,他对水的点评涉猎宽泛,对水的成因做了考察,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第八名

编号:GDZPS1227

书名:《晋商茶路》(晋商书系)

版别:山西经济出版社

作者:程光 李绳庆编著

书号:ISBN 978-7-80767-101-5

定价:35.00

出版日期:200812

内容简介

“茶叶之路”,是清代山西商人开辟的一条绵延200多年的漫漫商道。它是继汉唐丝路以后,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又一辉煌壮举,与丝绸之路同样彪炳史册、光垂千古。丝绸之路跨越亚欧大陆,传播了中华文化,牵系了亚欧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茶叶之路”纵贯戈壁大漠,输送了华夏特产,弘扬了神州赤子和谐友善、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茶叶之路”的开辟,是封建王朝时代难能可贵的民间大规模远途商贸活动,是晋商进行国际贸易的大手笔,是突破统治者禁锢的卓有成效的市场运作,是儒商义利谐调的商业文化的真实展示。

“茶叶之路”是一条随茶叶贸易而开通,始于中国南方,经蒙古至俄国西部腹心地带的商路,曾经在东西方贸易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并且引发了亚欧大陆腹地全面、深刻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作者只身踏上晋商茶路,除重走闽、赣水路外,重点考察了湖南安化和两湖交界地带,补充考察了鄂、豫两省茶路沿线的县城与会馆,并对张家口的旧街和会馆进行比较详细的了解,对中蒙边界的二连浩特也进行了走访。全程共历80天,拍1400余幅照片,搜集了数百万字的史料,真实展示了儒商义利谐调的商业文化。

 


第九名

编号:GDZPS6912

书名:《义海说茶》

版别: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韩义海编著

书号:ISBN 978-7-5603-6504-6

定价:58.00

出版日期:201704

内容简介

    本书不着调的内容多些,有道听途说也有自己的亲身经历、学茶技巧、教学感悟、经营心得,更有行业内幕、茶人琐事、圈内八卦、陈芝麻烂谷子、鸡毛蒜皮类的事,信马由缰地写出来与您分享,故作深沉博人莞尔罢了,书中没有回避敏感话题,直抒己见,既无意大玩雅学、美学,也没有过多的学究书卷气、精美插图,反有些痞气、童心,无须您郑重其事地认真揣摩,更不要试图在其中纠结对错,寻找所谓真理和唯一标准。

    本人擅长纸上谈兵、闭门造车,故免不了目光短浅,境界有限,还请多包涵。市场上的茶书已经太多了,本不该跟着添乱,奈何与茶亲近得久了,沾染了些茶的任性和烘焙后的脾气,听闻一些云里雾里、故弄玄虚的传奇,甚至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玄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故直言己见,说出心中所想,于是成就了此书,写的过程艰难且快乐,经常是熬夜至早晨,夜里恍惚间如有鬼使神差,时常写下令自己惊讶的文字。

韩义海,学者、国家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官、茶艺师、评茶师、食品检验员。长期致力于茶学研修、茶文化推广及茶艺教师、茶艺师、评茶师的培训工作。已有数百名学生分布于全国各地,指导参与数十家茶店、茶楼、茶会所的筹备经营,举办各类茶道推广现场活动近百场,应邀为多所大学进行茶道授课。自2008年起发布茶学、茶道知识讲座视频数百个,现场及网络传播人数已达数百万人次,是将茶道与国学雅艺相融合的践行者、推广者。

 


第十名

编号:GDZPS4523

书名:《武夷岩茶名丛录》

版别: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罗盛财著

书号:ISBN 978-7-5335-4264-1

定价:98.00

出版日期:201306

内容简介

本书从收集并繁殖的1178份名丛单丛的无性系后代群体中,经性状或品质鉴定,筛选了70份主要名丛。该书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价值,也为人们认识武夷名丛,研究和利用名丛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是广大爱好武夷茶、关心武夷茶的人们的有益读物。

罗盛财,福建省古田县人,1944年4月出生,1964年毕业于南平农业学校农作物栽培专业,高级农艺师。曾任武夷山市(原崇安县)综合农场革委会副主任、场长、武夷山农委副主任、农业局局长、书记。一生喜爱农学,尤喜水稻和茶叶遗传育种,于1980年起,先后3次组织课题组,主持开展武夷岩茶名丛和单丛茶树资源的惧保护整理工作,分别建立了九龙窠名丛圃和霞宾岩茶树种质资源圃,共收集保护名丛和单丛资源计1178份并建立了相应的无性系。长期坚持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并列第十名

编号:GDZPS6527

书名:《全国青少年茶文化等级考试教材》(指定培训教材)

版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作者:王庆主编  田真 霍艳平 肖星副主编

书号:ISBN

定价:48.00

出版日期:201611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文化教育教师工作委员会牵头,依据《全国青少年茶文化等级考试大纲》要求,组织全国青少年茶文化教育领域的一线教师编写。本书主要由茶文化知识部分、茶艺技能部分、礼仪社交部分、品德修养部分组成,针对当前青少年茶文化教育领域内的发展特点,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青少年在茶文化学习中应掌握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开展青少年茶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注:此排行榜由《茶书网》中国区提供

     此排行榜仅代表《茶书网》中国区22个茶文化产品销售点的销售量

茶书网中国区总部:中国爱心基地(北京•怀柔汇龙山庄)

北京联络处: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角(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客服:010-63433810




欢迎光临茶书网!!
扫描二维码加入茶书网官方微信平台扫描图片加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