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
编号:GDZPS5642
书名:《科学饮茶读本》
版别:贵州科技出版社
作者:罗庆芳编著
书号:ISBN 978-7-5532-0399-7
定价:10.00
出版日期:201508
内容简介
一味饮茶有很多好处,不仅能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除腻、减肥健美、而且在医疗上有多种功能、可治疗多种疾病。如何发挥茶叶的各种功能,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正确了解的,陆羽说:“茶之为用,味之寒,为饮最宜”本书基于如何鉴茶、如何饮茶、给我们正确的科学指导。
第二名
编号:GDZPS3852
书名:《茶席设计》(第4次印刷)
版别: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乔木森著
书号:ISBN 978-7-80646-862-3/G•403
定价:39.00
出版日期:201207
内容简介
“茶席设计”是当代茶文化的新兴学科,正有待茶学界予以研究。早就听说,要构建中国当代茶文化学。这是一件大事。许多茶学研究者已从无林止地诠释古人的茶文化文献中走了出来,或从反复进行茶知识汇编走了出来,大家都开始把目光投入当代中国茶文化实践的研究与探讨中。那些陆羽在《茶经》中还未来得及涉及到的一些坚硬而又新鲜,急迫而又顽固的问题,有望在不太漫长的日子里有珍上系统而科学的解答。实在是因为时间太短,本该应从“茶席设计”掘入,挖出一口静静的茶艺结构深水塘;或者把茶席设计中的每个构成因素逐个的振在手中分仔细把玩,玩出它们与茶的千年姻缘有条不紊事,起码,还能够把系统再梳理几遍,让辨析的长发如浪一般飞扬,说不定还能多留住几眼情人的目光……可如今,这些仍属美好的愿望。匆忙中拿出的这《茶席设计》,尚显粗糙,好在是一种探路。一种上会遇到指点之人。这是我时刻年盼望的。
乔木森,男,1952年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早年从事专业文学创作,曾出版小说、电影、戏剧作品多部。1988年开始茶文化研究,挖掘、整理中国古茶道30余种,并创办中国茶道艺术团,在国内外演出近3000余场。现为上海市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茶业职业培训中心教务主任,主要从事茶文化研究与教学。即将出版的作品有《中国茶道表演语汇》、《中国古茶道表演》、《现代茶道管理与营销》。
第三名
编号:GDZPS6004
书名:《茶叶密码》
版别: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郝连奇编著 张正竹审阅
书号:ISBN 978-7-5576-0831-6
定价:48.00
出版日期:201603
内容简介
《茶叶密码》并不是茶叶学术性的研究类书籍,只是一本茶叶科普类图书。目的并不是在茶叶生物化学、审评与实验上进行深度探索,而是定位为一本有关茶与健康的普及型小册子。
《茶叶密码》告诉我们,茶叶主要含有哪些神奇的物质,影响我们口味的是哪些物质,对我们有保健功能的又是哪些物质。
本书的价值在于将复杂难懂的茶叶生物化学术语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神秘的化合物能够看得见、喝得到,变成可观、可感、可触的东西。在富有趣味的表述中,不仅知道了怎样泡好一壶茶,而且明白了茶对健康的意义。
郝连奇,男,1971年出生,现任天津市茶叶学会理事长,天津津门紫砂会馆馆长。硕士、国家一级评茶师、高级考评员。1996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曾就职天津市茶叶公司,创建天津市胜利路茶城,茶语器文化中心,非常茗连锁店,草木人职业培训学校,多年来一直从事茶叶的研究和科普工作。被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多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被天津电视台科教频道聘请,录播17集《茶与健康》节目。
第四名
编号:GDZPS7165
书名:《中国黑茶》
版别:泰山出版社
作者:韩亮著
书号:ISBN 978-7-5519-0427-8
定价:68.00
出版日期:201709
内容简介
《中国黑茶》是中国第一本黑茶科普全书,由“黑茶教父”刘仲华教授作序推荐。本书作者韩亮先生历时五年,行程数万里,走遍中国六大黑茶产区:广西六堡,云南普洱,湖南安华,陕西泾阳,湖北赤壁,四川雅安。所见,所闻,所悟在书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为你揭开中国黑茶的神秘面纱,并为中国黑茶行业树立一道理性标杆,帮助喝茶爱好者理性选择黑茶。
这是第一本涵盖中国黑茶的消费指南,可以让中国百姓了解真实的黑茶,理性的去消费黑茶。为了对消费者负责,该书初稿写成后,韩亮先生各方征求审稿意见,几经修改完善,今天才呈现在读者面前。责任,是我们当今社会的稀缺品。有重托,不怠慢。
第五名
编号:GDZPS6012
书名:《中国六堡茶》
版别:中国科技技术出版社
作者:彭庆中著
书号:ISBN 978-7-5046-7045-8
定价:351.00
出版日期:201603
内容简介
本书除了更翔实的史料考证和丰富的内容外,更将六堡茶有别于其他茶的核心特点提了出来——“体感”。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观点:在繁华喧嚣的都市,随着市场的变化、茶商的运作,名茶轮番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慢慢的茶人们在追逐茶味之浓酷鲜爽、茶香之高扬奇异、色香味的感官刺激之外,更多的开始关心“体感”,六堡茶正是一种在品茶静心之际,让你观照内在的茶。六堡茶是平和而质朴的,从口感回归体感,你可以用心、用身体去体会,感受这个茶适合不适合自己,对身心有没有滋养,感受身体对这个茶的需要。
第六名
编号:GDZPS4523
书名:《武夷岩茶名丛录》
版别: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罗盛财著
书号:ISBN 978-7-5335-4264-1
定价:98.00
出版日期:201306
内容简介
本书从收集并繁殖的1178份名丛单丛的无性系后代群体中,经性状或品质鉴定,筛选了70份主要名丛。该书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价值,也为人们认识武夷名丛,研究和利用名丛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是广大爱好武夷茶、关心武夷茶的人们的有益读物。
罗盛财,福建省古田县人,1944年4月出生,1964年毕业于南平农业学校农作物栽培专业,高级农艺师。曾任武夷山市(原崇安县)综合农场革委会副主任、场长、武夷山农委副主任、农业局局长、书记。一生喜爱农学,尤喜水稻和茶叶遗传育种,于1980年起,先后3次组织课题组,主持开展武夷岩茶名丛和单丛茶树资源的惧保护整理工作,分别建立了九龙窠名丛圃和霞宾岩茶树种质资源圃,共收集保护名丛和单丛资源计1178份并建立了相应的无性系。长期坚持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第七名
编号:GDZPS6410
书名:《解读中国建窑》
版别:西冷印社出版社
作者:应陈雄著
书号:ISBN 978-7-5508-1896-5
定价:300.00
出版日期:201610
内容简介
建窑专烧黑釉茶盏,宋代独此一份;建盏由皇帝为其做“广告”,宋代仅此一家;建盏赢得众多文人墨客的诗文赞誉,宋代无以匹敌;契合点茶斗茶喜好并写进宋代茶学专著,宋代唯此为甚;建盏一次上釉烧成、结晶釉面变化万千,宋代无以复加;诸窑产品中被日本奉为至宝、欧美学术称谓“金属陶瓷”,宋代也只此一例了………然而,建窑建盏至今仍有众多的谜团未解,仍有许多人对之抱有误解和错误认识,同时历经中外百余年工匠仿烧复窑也未能圆满。应承雄老师以简洁流畅的行文,富含哲理和思辩的说理,根据实物、文献和诗文著录、考古报告等客观依据,并配以专业的摄影图像,阐释诸多独到的见解,为您解析缕分,使您对建盏建窑一定有全新的客观认识。同时该书必将对您的建盏收藏和鉴赏助一臂之力。
建盏貌似粗陋之物为何令人着迷?工艺烧造上有什么独特之处?小小建盏有20多种器型和众多的釉色变化,你相信吗?鹧鸪斑、锦地鹧鸪斑、吹白斑,“釉色有限控制论”,是什么概念?建盏在宋瓷中的地位如何?与五大名窑能否并列?建盏与日本茶道是绕不开的话题,具体又是什么内容?关于建盏的众多诗文、史料著录是怎么说的?等等。《解读中国建窑》一书为您开启一段美妙而有益之旅。
建窑在中国陶瓷史中最富有个性和戏剧性。建窑的茶盏影响了宋代数代人的生活,这也是其他窑口所没有达到的。建盏和宋代茶文化密不可分,在明代以后很快它就被人遗忘了,它的研究也相对滞后。在茶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建窑是一个沉睡了六百多年的“弃子”,而有一天它必将成为中国古陶瓷的“宠儿”。让应陈雄著的《解读中国建窑》带领我们从万千头绪中抽丝剥茧,细细解读一回中国建窑。并一起来拜见众多渺小而伟大的沉寂而美丽的宋代建盏。
第八名
编号:GDZPS0113
书名:《茶经述评》(第二版)
版别:中国农业出版社
书号:ISBN 7–109–09626–2
作者:吴觉农主编
定价:28.00
出版日期:200503
内容简介
《茶经述评》:吴觉农先生主编的《茶经述评》被人们誉为二十世纪的新茶经,其中的内容包含了吴觉农先生深厚的茶叶实践经验和理论沉淀。此部茶学力作在上海茶叶协会的支持下再版,在继承陆羽《茶经》精髓的基础上,在阐述茶的起源文化同时,更注重鲜叶品质的鉴别方法、茶的烤煮、茶具的选用等实际学问,成为业内人士和爱茶一族的鉴赏佳品。
这本书从1979年开始撰写,由于出现了一些曲折,因而花费了较预想为多的时间。最初,因为《茶经》原文较为古涩,于是用了较多的时间来对照它的版本,研究它的文字,这样,当时所写出的内容,就较侧重于《茶经》的注释,后业才陆续加入了一些新的评述的内容,搞出了第一稿。但这一稿的内容,有的已超越了评述的范围,所以,又加以精简,把述评突出出来,写成第二稿。最后,再加以修改补充,这便是现在出版的第三稿。同时,在第三稿修改过程中,又不时发现新问题需予解决。
这本书的撰写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大都是作者提出个人的看法,委托几位老友执笔。第一阶段的执笔人是张堂恒同志,他所完成的是内容比较简要的《茶经》的译文和注释,另邓乃朋同志,也在《茶经》的译文和注释方面提供了不少意见;第二阶段先由钱梁、陈君鹏两位同志执笔,他们所完成的是内容比较广泛的第一稿,嗣由陈舜年同志执笔,主要是删繁就简,完成了第二稿;第三阶段亦即第三稿定稿阶段的执笔人是冯金炜、恽霞表两位同志,特别是冯金炜同志对最后定稿的撰写和补充工作出力较多。
吴觉农(1897—1989)是中国当代茶业复兴、发展的奠基人,被誉为“当代茶圣”。生前曾任中央农业部首任副部长兼任中国茶业公司经理;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及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等。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成就是多方面的。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即投身振兴农业和茶叶事业,奋斗70余年,是我国新兴茶叶试验场、研究所、商品检验、机械制茶、高等院校茶专业教育和茶叶自主出口贸易等各个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新中国成立后,即创办中茶公司,成为第一家国营专业公司,并擘划了全面发展中国茶业的蓝图。
他一生著作甚丰,早年所写《中国农民问题》一文,被毛泽东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选为参考教材,有关茶叶的著作主要有“赴海外考察报告”、《中国茶业复兴计划》、《中国茶业问题》、《吴觉农选集》,译著《茶叶全书》等。晚年主编《中国地方志茶叶历史资料选辑》、《茶经述评》,尤其后者是他的一部力作,被认为是茶学里程碑。
第九名
编号:GDZPS1093
书名:《茶业通史》(第二版)
版别:中国农业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109–12685–5
作者:陈椽编著
定价:50.00
出版日期:200809
内容简介
本书汇总古今中外茶业大事,使它尽量起到《茶业辞源》的作用,因此对中外古今(截至20世纪50年代为止)茶业史迹,不得不穷尽手头资料,但以节录原文为主,以便读者查阅考证。
第十名
编号:GDZPS3222
书名:《茶圣陆羽》
版别:长春出版社
作者:王升华著
书号:ISBN 978-7-5445-1944-1
定价:30.00
出版日期:201201
内容简介
《茶圣陆羽》由王升华所著,以唐中叶“安史之乱”到德宗朝为政治背景,以陆羽的人生脉络为主线,在运用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展开了一个个曲折入胜、激动人心的故事,塑造了一个鲜活的茶圣形象。作者运用娴熟的文学技巧、多姿多彩的文笔,变幻多端的艺术手法,将历史与茶学知识及该时期风土人情、衣食住行等风俗习惯有机融汇在一起,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大唐朝生动的历史画卷;人性、情爱、友情等人类重要情感更在书中得到至真至纯至善至深的展现。
王升华,四川汉源人,1986年12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语言文学专业,现供职于四川省某农业管理部门。出版有长篇小说《夺命玫瑰》、《大渡河水流长》、《大河兵欲》,中短篇小说集《情孽》,散文集《精神的洗礼》,文学专著《成都市文学志》(合作)等,另有大量专业论文、译文问世,作品多次获国家、省、市级文学奖。现为四川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并列第十名
编号:GDZPS3181
书名:《中国茶经》(2011年修订版)
版别: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陈宗懋 杨亚军主编
书号:ISBN 978-7-80740-664-8/S•69
定价:168.00
出版日期:201110
内容简介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茶学百科全书,首版至今,累计印数超过100,000册。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国家农业部茶产业首席科学家杨亚军领衔集全国数十位茶学专家权威进行全面修订,历史三年,修订篇幅超过40%内容更全面,更丰富,更权威!
《中国茶经》是茶叶领域总结前人成果和近代茶科学、茶文化学研究进展的一部专著。自1992年问世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与推崇。由于该书涵盖了茶的起源、茶性、茶类、茶技等茶学的多个领域,同时也包括了茶史、茶饮、茶诗、茶画、茶歌、茶舞、茶事典故等茶文化学的多项内容;它既属自然科学,又涵盖人文和社会科学;同时在编写方法上采用既有基础理论方面的新进展,也重视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因而实用价值较高,它不仅适于茶叶专业人员阅读,对历史文化工作和研究者也有参考价值。至今《中国茶经》已续印二十多次,发行近十万册,读者面之广为茶叶专业书籍中所鲜见。为此,《中国茶经》在199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上海市和浙江省的诸多奖项。
尽管《中国茶经》获得诸多的荣誉和奖励,但毕竟已出版了近20个年头。现代茶叶科技高速发展,新技术、新成果大量涌现,茶叶新产品日新月异,原版《中国茶经》亟待增补新内容。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上海文化出版社经过共同努力,对1992年版《中国茶经》进行了一次全面修订。
新版重点充实了茶叶新产品,无公害有机茶的栽培、设施农业和茶叶质量安全与检测;强化了茶文化内容,增补了茶叶经济篇;并对茶史、茶具等有关章节作了更正和调整,使内容更加适应时代的需要。由于内容的扩充,全书字数增加了30%以上。希望通过再版能引起更多读者的关注,并对我国茶产业的未来发展作出贡献!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也是茶树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现在世界各国引种的茶树,使用的栽培管理方法,采取的茶叶制作技术,甚至茶叶的品饮习俗等等,莫不源于我国。我国作为世界茶叶和茶文化的发祥地,是当之无愧的。我们的先人还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茶学典籍,其中问世最早、内容最全面的当推唐代陆羽的《茶经》,它对茶的起源、品种、分布、制作,茶的冲泡用水、器皿以及茶的轶闻逸事等均有论述,对我国乃至世界的茶业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历史发展到今天,特别是近40年来,我国的茶业茶学,都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无论是茶叶品类之多,采制之精,生产、管理以及茶的利用开发之科学,还是茶文化内容之丰富,都是前人所无法比拟的。凡此种种,都需要科学的总结,需要这些上升到理论的总结反过来给实践以指导,从而推动茶业茶学的进一步发展。近40年来,虽然也有大批茶学著作和论文问世,但大多只涉及茶学的某一个方面和领域,很需要有一本全面的、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反映当代我国茶业茶学发展最新成果的大型茶学专著。
为此,上海文化出版社于1989年筹备出版《中国茶经》。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中国茶叶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同年成立了“中国茶经编辑委员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陈宗懋教授任主编,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程启坤教授,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俞永明教授,上海文化出版社文化生活读物编辑室主任王存礼副编审任副主编,组织了全国茶学界、医学界、文化界的专家学者50余人撰稿,他们都在各自的工作领域里研究有成,为使本书体现当代我国茶学研究的最高水平提供了保证。书稿于1990年底分别撰写完成,1991年初进入编辑工作阶段,至出版历时三年。
本书分茶史篇、茶性篇、茶类篇、茶技篇、饮茶篇、茶文化篇及附录七部分,涉及茶学的各个方面,其内容之丰富、论述之深入、观点之鲜明,都是目前所仅见的,是一本具有权威性、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的茶叶百科全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茶叶界以及其他各界许多朋友的关心和支持,在本书出版之际,谨致以衷心的感谢。书中的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各界朋友批评指正。
陈宗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杨亚军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注:此排行榜由《茶书网》中国区提供
此排行榜仅代表《茶书网》中国区22个茶文化产品销售点的销售量
茶书网中国区总部:中国爱心基地(北京•怀柔•汇龙山庄)
北京联络处: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角(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客服:010-6343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