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
编号:GDZPS7446
书名:《评茶员培训教材》
版别:金盾出版社
作者:杨亚军主编 中国茶叶学会组编
书号:ISBN 978-7-5082-5422-7
定价:79.00
出版日期:201806
内容简介
杨亚军主编的《评茶员培训教材》由中国茶叶学会组编。本书分为初级评茶员、中级评茶员、高级评茶员、评茶师、高级评茶师技能要求5篇26章。内容包括:评茶员的基本要求及培训方法,中国茶叶发展史及主要茶类的品质特征,茶叶标准及分级,茶业企业标准的制定与应用,茶叶的感官审评设备与操作,茶叶的包装要求及标签通则,茶叶的贮藏技术,中国6大茶类的加工技术与审评方法,茶叶与健康知识介绍及研究,茶业企业经营管理及市场营销技巧。本书内容充实,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强的特点,适合广大评茶人员、评茶员及评茶师培训班授课人员和学员、茶业企业各层领导和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杨亚军,男,1961年9月18日生,江苏如皋人。1982年毕业于华南农学院茶学系,获学士学位。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茶叶研究院)所(院)长、党委副书记,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
自“七五”以来,先后独立或合作主持国家攻关专题、子专题2个、国家科技部重点课题、重点科技项目和基础性项目等3个、省部级重点专题等6个,参与组织完成首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从37个品种中筛选出25个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目前正主持“十五”国家攻关课题、专题和国家基金、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948项目、省基金共6项,并主持第二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
二十年来,先后取得多项科研成果。作为主要执行人,参与育成了龙井43、碧云、菊花春等3个国家良种;作为区试阶段的主持人,参与育成了龙井长叶、寒绿两个国家级良种和苔香紫、苹云、碧峰3个省级良种,这些良种大多已在全国主要茶区推广应用。主持完成的“茶树育种早期品质化学鉴定技术”获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主持完成的“龙井长叶、碧云的育成与应用及龙井43的推广”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作为茶数据库的主要完成人参加完成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多年来坚持科研为生产服务,重视良种推广应用。主持完成的“茶树新品种龙井43的推广与效应”项目,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被专家誉为“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科技兴茶的成功范例”,“居国际先进水平”。
已培养和正培养硕士生各1名,协助培养博士生1名;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两篇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合作出版著作6本。
第二名
编号:GDZPS7528
书名:《白茶》
版别:中国文史出版社
作者:林振传主编 潘城 毛应民副主编
书号:ISBN 978-7-5034-9781-0
定价:100.00
出版日期:201711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白茶的历史、各类、栽培、加工、功效、饮藏、文化与产业八个方面展开,带着读者对白茶进行一次系统的跋涉。
林振传,1968年出生,福建福鼎市人,国家高级评茶师、国家茶叶加工高级技师、国家茶叶标准委委员、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特聘教授、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1992年拜师新工艺白茶创始人王奕森,2014年为进一步精研工艺,拜师国家级福鼎白茶非遗传人梅相靖,经数十载研习与探索,推陈出新,融贯“开合精成”白茶工艺。二十余年从茶经验,创建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带领团队造就“品品香”“晒白金”品牌。
第三名
编号:GDZPS5117
书名:《红楼茶事》
版别:中国文史出版社
作者:彭从凯著
书号:ISBN 978-7-5034-5334-2
定价:98.00
出版日期:201412
内容简介
收到彭从凯先生的《红楼茶事》书稿,感到十分高兴。去年11月底我去巴中参加“巴中市红楼梦学会成立大会”的时候,见到从凯先生,他与我谈起计划写一本关于《红楼梦》与茶的书,记得当时还只是一个写作提纲。不想,不到一年的时间厚厚的一本《红楼茶事》就已经完稿,真是令人钦佩不已。
2013年11月底,我平生第一次的巴中之行,令我大开眼界,收获颇丰。过去知道巴中,也仅仅限于这里地处川东北,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除此之外,所知不多。当孙伟科同志告诉我巴中市要成立红楼梦学会的消息,我感到很吃惊——那么遥远的川东北也有许多人搞《红楼梦》研究,还要成立红楼梦学会?当我到了巴中,我很是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到惭愧,巴中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地方,用“地杰人灵”形容恰如其分。
的确,巴中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巴中的山水之美令我感叹,光雾山、诺水河、恩阳古镇都非同寻常。而巴中人的“灵”更使我感叹不已。据说巴山秀才群在四川很是有影响的,到了巴中你会感到此言不虚,巴中有才华有本事的人比比皆是,向前的书法、阳云的散文、彭从凯的茶文化研究,都非常有成就,很了不起,他们都是令我感慨的“巴中能人”。
在巴中,我见到了那么多喜欢《红楼梦》、研究《红楼梦》的朋友,当然这其中有“深红”,也有“浅红”,这是我到巴中来听到的最有趣的称呼。“深红”当然是指那些痴迷于《红楼梦》而又有一定研究的人,而“浅红”就不用说了。彭从凯先生自然是属于“深红”,他对《红楼梦》的喜爱,对《红楼梦》与茶的研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彭从凯先生喜欢写作和摄影,但他似乎对“茶”情有独钟,他著有《中国古代茶法概述》,洋洋洒洒50余万字,堪称国内研究中国古代“茶法”的重要著作,甚至被茶文化学者称之为“填补了茶法体系研究中的一处空白”,可见分量之重。正因为他在茶文化研究上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他的新作《红楼茶事》一书也就非同寻常,他的研究涉及到了《红楼梦》中的茶品、茶具、泡茶之水、茶俗等等许多方面,乃至《红楼梦》中有关茶的描写对塑造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推动故事情节、展示社会风貌等等方面发挥的作用,都作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可以说彭从凯先生的《红楼茶事》是当下关于《红楼梦》与茶的研究中,最全面、最具专业性和学术性的成果,是红学的新收获。
彭从凯先生能写出厚重的《红楼茶事》,这与他的学术功底和审美情趣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离不开巴中浓厚的《红楼梦》研究氛围。巴中有一个红楼梦学会,它虽然是在去年底成立的,但却是四川第一个红楼梦学会,而且以向前为首的“深红”们,早就形成了一个阅读和研究《红楼梦》的群体。说到这里我自然想到了在巴中有一处与《红楼梦》也与茶有关系的地方——雪涛尚茶坊。作为“茶坊”,地方不算大,但十分雅致,最值得一提的是茶坊的门旁还有一块牌子——“巴中市红学沙龙”,这里正是巴中市红楼梦学会经常活动的地点。我不知道其它地方是否还有这样的“红学沙龙”,在我看来,这差不多应该是中国第一块红学沙龙的牌子了。——这里的主人陈春自然是“深红”了。我真佩服巴中人的雅致,在这样一处高雅的地方,品茗“论红”,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该书作者以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2014年3月第44次印刷)120回本《红楼梦》为主要依据,参阅其他版本,对书中所涉及到的“茶”、“茗”等字或相关描写进行了原文摘录和初步统计,并根据茶艺表演通常之序,以其中的茶品、茶具、泡茶之水、茶果子、品茶择境、茶俗、茶诗茶联等与茶及茶文化相关的内容为主要对象,以“茶道即人道”、“茶性即人性”、“茶品即人品”的文人情怀和人文思想为主旨,对《红楼梦》文本中茶事描写在塑造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推动故事情节、展现社会风貌所起的重大作用,进行了专题性、系统性地探求和研究。“是当下关于《红楼梦》与茶的研究中,最全面、最具专业性和学术性的成果,是红学的新收获。”(张庆善语)。
该书32万余字,由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青年红学家马经义分别作序,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长孙伟科写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杨题写书名。
彭从凯,男,汉族,笔名秋实,号苦茶居主,1962年7月生,四川省通江县人,巴中市广播电视台编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九三学社社员,政协巴中市第三届委员会常委。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西南茶文化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会员、四川省地方志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理事、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巴中市史志学会副会长、巴中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巴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主要作品:文史专著《中国古代茶法概述》、《通江茶事概览》、《通江火天岗茶业志》、红学专著《红楼茶事》、小说集《浮游在城市里的过客》、摄影作品集《画意光雾山》、地情资料图文集《巴中古镇》、《通江县五台山猕猴自然保护区图集》、《中国传统村落——通江梨园坝》等。其中:《通江茶事概览》获四川省第十三次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古代茶法概述》获四川省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第四名
编号:GDZPS7165
书名:《中国黑茶》
版别:泰山出版社
作者:韩亮著
书号:ISBN 978-7-5519-0427-8
定价:68.00
出版日期:201709
内容简介
《中国黑茶》是中国第一本黑茶科普全书,由“黑茶教父”刘仲华教授作序推荐。本书作者韩亮先生历时五年,行程数万里,走遍中国六大黑茶产区:广西六堡,云南普洱,湖南安华,陕西泾阳,湖北赤壁,四川雅安。所见,所闻,所悟在书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为你揭开中国黑茶的神秘面纱,并为中国黑茶行业树立一道理性标杆,帮助喝茶爱好者理性选择黑茶。
这是第一本涵盖中国黑茶的消费指南,可以让中国百姓了解真实的黑茶,理性的去消费黑茶。为了对消费者负责,该书初稿写成后,韩亮先生各方征求审稿意见,几经修改完善,今天才呈现在读者面前。责任,是我们当今社会的稀缺品。有重托,不怠慢。
第五名
编号:GDZPS6004
书名:《茶叶密码》
版别: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郝连奇编著 张正竹审阅
书号:ISBN 978-7-5576-0831-6
定价:48.00
出版日期:201603
内容简介
《茶叶密码》并不是茶叶学术性的研究类书籍,只是一本茶叶科普类图书。目的并不是在茶叶生物化学、审评与实验上进行深度探索,而是定位为一本有关茶与健康的普及型小册子。
《茶叶密码》告诉我们,茶叶主要含有哪些神奇的物质,影响我们口味的是哪些物质,对我们有保健功能的又是哪些物质。
本书的价值在于将复杂难懂的茶叶生物化学术语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神秘的化合物能够看得见、喝得到,变成可观、可感、可触的东西。在富有趣味的表述中,不仅知道了怎样泡好一壶茶,而且明白了茶对健康的意义。
郝连奇,男,1971年出生,现任天津市茶叶学会理事长,天津津门紫砂会馆馆长。硕士、国家一级评茶师、高级考评员。1996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曾就职天津市茶叶公司,创建天津市胜利路茶城,茶语器文化中心,非常茗连锁店,草木人职业培训学校,多年来一直从事茶叶的研究和科普工作。被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多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被天津电视台科教频道聘请,录播17集《茶与健康》节目。
第六名
编号:GDZPS6012
书名:《中国六堡茶》
版别:中国科技技术出版社
作者:彭庆中著
书号:ISBN 978-7-5046-7045-8
定价:351.00
出版日期:201603
内容简介
本书除了更翔实的史料考证和丰富的内容外,更将六堡茶有别于其他茶的核心特点提了出来——“体感”。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观点:在繁华喧嚣的都市,随着市场的变化、茶商的运作,名茶轮番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慢慢的茶人们在追逐茶味之浓酷鲜爽、茶香之高扬奇异、色香味的感官刺激之外,更多的开始关心“体感”,六堡茶正是一种在品茶静心之际,让你观照内在的茶。六堡茶是平和而质朴的,从口感回归体感,你可以用心、用身体去体会,感受这个茶适合不适合自己,对身心有没有滋养,感受身体对这个茶的需要。
第七名
编号:GDZPS7742
书名:《毫香蜜韵》
版别:海峡书局
作者:雷顺号编著
书号:ISBN 978-7-5567-0557-3
定价:228.00
出版日期:201812
内容简介
一本读懂福鼎白茶的教科书。喝茶的时候,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福鼎白茶喝到最后到底是在喝什么呢?很多人会异口同声地说:毫香蜜韵!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毫香蜜韵呢?这时候,大家众说纷纭。其实,福鼎白茶的最大特色就是“毫香蜜韵”,只不过一直以来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表述,所以也就说不清道不明了。相比于岩茶、普洱、铁观音,福鼎白茶不以力量与厚度见长,它有着原汁原味的本色,雨过花落的毫香,清新淡雅的蜜韵。是的,它像一个来自乡野的少女,清纯质朴,浑然天成。毫香蜜韵成为福鼎白茶一个无可替代的意境。首先来说,不管是福鼎白茶的“毫香蜜韵”,还是武夷岩茶的“岩韵”,或者安溪铁观音的“观音韵”,从字面意义上都离不开一个“韵”字。韵,在中国的文学里,就是一种美学的象征。说“韵”无声无息、无形无影,既对,又不对。在形而上的抽象美学层面,“韵”确实是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一种感官——精神体验;但在实际审美的过程中,“韵”又是那么实实在在,让人赏心悦目。
我们说一首诗歌有“韵味”,是指这首诗表达的意境已经达到了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那用“韵”来形容一种茶独有的滋味的时候,是不是至少可以说这泡茶的滋味也达到了令人回味的程度呢。那么,是什么样的滋味才能让那么多老茶客回味,甚至念念不忘,以至于用独特的“韵味”来形容它们呢?简单来说,是丰富饱满的口感,是持久悠长的香气,是醇柔多层次的味蕾体验,再加上当地的风土特征。而具体到源头呢,可以说是山场,是茶树特性,再加上工艺。福鼎白茶主产区位于太姥山脉,由太姥山、方家山、大洋山、天湖山、青龙山、吴阳山、车头山、料山、梅山、河山、周佳山等大大小小数百座山峰组成,最高海拔的青龙山高度近1200米,优质茶区海拔在300—750米。
以此形成的高山云雾气候,降水量丰沛,为茶树造就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而福鼎茶区的土壤多为花岗岩、矿页岩、红壤、黄壤,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区更是富含砂砾,矿物质丰富,有机质含量丰富,这也促进了福鼎白茶独特风味的产生。茶树经过山场环境的常年养育,自然就越来越带有它的风土特性。
事实上,福鼎当地人把“毫香”和“蜜韵”分开来看,分开来讲的。因而,毫香和蜜韵本应该就是两种口感体验。顾名思义,“毫香”属于物质享受,“蜜韵”属于审美感受,赋予了福鼎白茶独特的文化属性和精神属性,极大了提升了福鼎白茶的附加值和美学价值,使得福鼎白茶鹤立茶界,获得“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之美誉。
我们说,好山好水出好茶。好茶的滋味,包含了这片山场的养育,自身茶树的特性。不同地方的好茶,自然就有她独特的韵味。比如点头的幽幽青草气息,管阳的高山清香甜,磻溪的绵绵鲜爽。这些滋味,令去到过那里的人一喝就能对应得上的感觉。如此回想来,诗以“意境”让人回味,歌以“律动”让人沉醉。而茶,何尝又不是以其韵味,勾连起一次心灵的穿越呢。
因此,福鼎白茶的毫香蜜韵来源于从茶园到茶杯(栽培、制作、品饮)的全过程,把构成毫香蜜韵的条件从单一的制作工艺,扩展到品种、栽培、制作、品鉴、收藏等方面。
总之,“毫香蜜韵”之秘诀在于品饮的茶客同样需要调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全部感官,去认识自我,也认识那个没有自我的天地自然,最后形成一颗审美的之心,以茶会友,和颜悦色,茶和天下。
作为《白茶时间》姐妹篇、福鼎白茶人文地理专著,《毫香蜜韵》 这本书从毫香蜜韵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进行了全面的阐释,梳理了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人们对福鼎白茶特质的认知过程,让大象无形的毫香蜜韵变得更加具体可感,更加通俗易懂,为广大茶叶爱好者清晰地破解了福鼎白茶的毫香蜜韵之密码。
雷顺号,男,福建福鼎人,畲族,笔名雷哥、茶小米、雨田,新闻记者、高级评茶师,著有《白茶时间》、《毫香蜜韵》,参与编著《福鼎白茶》(中国文史出版社)、《强村富民话白茶》、《福鼎白茶》(福建科技出版社)等多部茶书。
第八名
编号:GDZPS7617
书名:《岩韵:武夷岩茶人文地理》
版别:海峡文艺出版社
作者:邵长泉编著
书号:ISBN 978-7-5550-0904-7
定价:100.00
出版日期:21712
内容简介
每次看到我的同事支离子,我都会想起邵长泉老师。江湖传闻,邵老师为了写这本书,头发都掉光了。前几日在深圳茶博会遇到他,忘了找他当面印证。开个玩笑,旨在说明,遇见邵老师,很好识别。买书的话,别忘了找他签名哦。好吧,下面开始说书。早就在朋友圈看到这本书了,等到有机会拜读,却是在深圳,周重林老师刚拿到手,就被我抢了。我也得承认,是我小心翼翼把书从深圳一路带到昆明的。 看完书,我的感觉是热爱岩茶的朋友们有福了,这书文好、图好、兼备知识性和可读性。想来,邵老师为这本书花了不少心血。同为经常与文字打交道的人,深知其中艰辛,在此,向作者致敬。我有那么十几次喝岩茶的经历,但面对岩茶这个汪洋大海,只好望洋兴叹。早些年,读肖坤冰博士的《茶叶的流动》,存了对岩茶的一点文化想象。等到去了一趟武夷山,遂变得沉默不语。这次再读《岩韵》,就像黑夜里打个手电筒打东西,一下子畅亮起来。当然,这也提醒我,我对岩茶的认知,如同那手电筒没照到的地方,要加强学习啊。
众所周知,武夷岩茶乃乌龙茶之鼻祖,因生长在武夷山独特的岩土中而得名。武夷山千川百壑的地形地貌,产生了众多独特的小气候,造就了众多生态环境各异的小产区,从而孕育了品种众多、个性迥异的武夷岩茶大家庭。
近年来,岩茶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可如果不知岩韵,就无法更好地感受岩茶的魅力。岩韵是岩茶的灵魂,但是岩韵究竟该怎么理解呢?众说纷纭,有说是岩茶特有的香气,有理解为岩茶特有的厚重滋味、特有的物质性,抑或被说成是喝岩茶的感觉……一直以来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武夷岩茶的传播。
作者邵长泉立足武夷山,深入武夷茶产区,向诸多一线茶人、专家等虚心请教。该书从岩韵的客观性和主观性进行了全面的阐释,梳理出了从古到今人们对岩茶特质的认知过程,得出了岩韵的要义。该书还首次提出了“岩韵指数”的概念,让大象无形的岩韵更加具体可感。
武夷岩茶大家庭成员众多,编者让丰富的武夷岩茶中所蕴含的复杂、零散、多元性变得清晰可辨。该书集知识性、学术性、科普性、可读性于一体,创新性地通过跨学科融合,全新解读并重构岩韵的理论体系,为广大茶叶爱好者尤其是岩茶消费者,清晰地破解了武夷岩茶的岩韵密码。
该书由茶界泰斗张天福题写书名,茶学专家杨江帆、陈荣冰、屠幼英、王岳飞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德华、叶启桐联袂推荐。杨江帆先生认为该书“是武夷岩茶权威专著,是打开武夷岩茶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屠幼英女士认为“该书作为参考书、工具书,既有专业性,又有实用价值,对专业人士和茶叶爱好者均不失为学**武夷岩茶的案旁读物”。
第九名
编号:GDZPS7200
书名:《茶师》
版别:吉林人民出版社
作者:韩义海编著
书号:ISBN 978-7-206-14489-9
定价:88.00
出版日期:201710
内容简介
茶师,是茶教师、茶艺师、评茶师、制茶师、茶道师、品茶师、配茶师、茶修等称呼的统称或简称。是以茶为师,或追求人茶和一,茶禅一味境界的技术拥有者、专职从业者,借由茶来传播知识学问的人。
讲干货、说人话、不墨迹。 内容涉及:茶科学、茶哲学、茶美学、茶金融、茶教学、茶疗、花道、香道、陶艺、书画、文玩、民乐、历史、中医、宗教、玄学、艺术鉴赏、园林景观、三观处事。
适合各类茶企、茶校、文化学校、国学课堂、高端服务场所培训使用。
韩义海,学者、国家高级(职业技能鉴定教官,茶艺师、评茶师、食品检验员)。《义海说茶》作者。长期致力于茶学研修,茶文化推广及茶艺教师、茶艺师、评茶师培训工作。已有数百名学生分布于全国各地、指导参与数千家茶店、茶楼、茶会所的筹备经营。举办各类茶道推广现场活动近百声。应邀为多所大学茶道授课,自08年起发布茶学、茶道知识视频数百个、现场及网络传播人数达数百万人次,是将茶道与国家雅艺相融合的践行者、推广者。
第十名
编号:GDZPS3005
书名:《潮州工夫茶话》(岭南文化书系•潮汕文化丛书)
版别:暨南大学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81135-784-4
作者:曾楚楠 叶汉钟著
定价:45.00
出版日期:201108
内容简介
五岭以南,素称岭南,岭南文化即岭南地区的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绵长传统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偏处一隅,岭南文化在秦汉以前基本上处于自我发展的阶段,秦汉以后与中原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明清以至近代,域外文化不断传入,西学东渐,岭南已经成为传播和弘扬东西文明的开路先锋,涌现出了如陈白沙、梁廷枏、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一大批时代的佼佼者。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岭南再一次成为试验田和桥头堡,在全国独领风骚。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岭南文化形成了兼容、务实、开放、创新等诸多特征,为古老的中华文化的丰富和重构提供了多样态的个性元素和充沛的生命能量。就地域而言,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潮汕文化、海南文化、客家文化为核心和主体。为了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的号召,总结岭南文化的优良传统,促进岭南文化研究和传播的繁荣,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暨南大学出版社组织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编写了这套《岭南文化书系》,该书由《广府文化丛书》、《潮汕文化丛书》及《客家文化丛书》三大丛书共30种读本组成,历史胜迹、民居建筑、地方先贤、方言词曲、工艺美术、饮食风尚无所不有,试图从地域分类的角度完整展现岭南文化的风貌和精髓。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图做到阐述对象有个性与共性相统一,学术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我们希望这30种图书能够成为介绍和宣传岭南文化的名片,为岭南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再次腾飞提供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系曾获批为2009年度“广东省文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在项目申报和丛书编写过程中,广东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多次给予指导,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中山大学、华南现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韩山师范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韶关学院、嘉应学院以及暨南大学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们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注:此排行榜由《茶书网》中国区提供
此排行榜仅代表《茶书网》中国区22个茶文化产品销售点的销售量
中国区工作站:中国爱心基地(北京•怀柔•汇龙山庄)
北京工作站: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F3-19号(感德真品茶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