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品信息>茶书网:《中国茶树品种资源志(中卷):茶树授权品种》的商品信息
茶书网:《中国茶树品种资源志(中卷):茶树授权品种》 的简介:
编号:GDZPS12059
此卷包含植物新品种保护、茶树品种权、茶树授权品种(农业部分:授权83个公告58个;林业部分:221个),并附有英文注释及大量图片。本书是一本学术性和实用性俱强的茶树品种专著和工具书,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和易读性特点。本书是了解茶树登记品种信息的重要资料,是新建茶园品种选择的重要参考,也是育种者杂交时选配亲本的重要依据,是茶树育种者、茶叶科技推广人员、茶叶生产者、茶文化爱好者重要的技术手册,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有关茶学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绪论
安徽省
皖黄一号[CNA20151256.8]
福建省
0309B[CNA20151732.2]
福白0309D[CNA20172036.1]
福萱[CNA20172038.9]
冠香红[CNA20184364.8]
闺冠茶[CNA20172034.3]
韩冠茶[CNA20150215.0]
皇冠茶[CNA20150216.9]
乐冠茶[CNA20172035.2]
茗冠茶[CNA20172037.0]
茗铁0319[CNA20151734.0]
广东省
白月香[CNA20182381.1]
丹妃[CNA20171169.2]
丹霞8号[CNA20171341.3]
华农181[CNA20191003208]
……
马建强,男,1985年出生于四川,2013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茶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自2013年7月至今,他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工作,现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茶树种质资源。马建强在茶树种质资源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他参与了多项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任务等,发表了30余篇论文,参编1部著作,并登记了4个茶树品种和获得了7件植物新品种权。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正向和反向遗传学技术挖掘茶树重要性状的关键基因,以及利用基因组学方法探究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演化。马建强在茶树优异种质的发掘及创新利用方面也有突出贡献。他发掘了调控茶树儿茶素含量、春季萌芽等性状的关键基因,创制出高氨基酸、高花青素等新种质,并在多个地区开展特色专用茶树新品种选育合作研究。他参与选育的新品种超过30个,其中“黄化新品种‘中黄3号’”在全国四大茶区推广应用,入选贵州省茶产业调整优化种植品种结构的优良特色品种之一。
陈亮,男,浙江缙云人,农学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茶树基因资源与种质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种质资源评价岗位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与兴趣包括: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共享利用;茶树分子标记开发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茶树遗传与新品种选育;茶树资源与育种相关标准制订;茶树重要基因分离克隆与功能研究、功能基因组与基因组学研究等。兼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茶树改良中心、国家种质杭州茶树圃、杭州茶树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农业部杭州茶树资源重点野外观测试验站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杭州茶树资源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负责人,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委员,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兼职教授,《Journal of Applied Horticulture》、《The Open Horticulture Journal》和《茶叶科学》编委。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全国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中国茶叶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韩国农村振兴厅(RDA)“荣誉科学家”(Honorary Scientist)、International Tea Breeding Consortium(ITBC)秘书长。
姚明哲,男,1975年出生于山东成武,2002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茶学专业,获博士学位。自2002年起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工作,现任所办公室(党办)主任、种质资源团队青年助理首席、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兼任浙江省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多年来,姚明哲主要从事茶树种质资源和育种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姚明哲在茶树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优异资源发掘方面建立了标准化体系,系统鉴定评价了500余份国内外各类茶树资源,筛选出了一批优异种质并在育种中应用。他较早引入ISSR分子标记技术,开发了上千个SSR标记用于茶树遗传多样性研究,从基因组水平上系统阐释了我国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他还构建了茶树高密度SSR和SNP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定位了儿茶素、茶氨酸等多个品质相关性状的QTL,改进了茶树杂交育种方法,提高了杂交育种效率,培育了一批茶树新品系。姚明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20余篇),作为主要完成人育成了国家级茶树新品种“中茶111”等多个品种,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7件。他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兼任浙江省农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网友评论 欢迎您对商品进行评论,表明您对此商品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