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GDZPS1654
《中华当代茶界茶人辞典》准确翔实地记载当今茶界的丰硕成果,精心细致记述当代茶人的不朽业绩,为繁荣茶叶事业摇旗呐喊,为中华民族茶文化宝库嵌上一颗灿烂的明珠,填补了这项空白,是一件功在当今,利及子孙的盛事。这部辞书的编撰出版,对于推动茶叶科学的进步,茶叶经贸的发展,优秀民族文化的弘扬,当代茶业发展史的研究,以及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等,必将起到积极作用。值得指出的是,辞典还以突出的地位反映了港台地区茶界茶人的状况。香港将于1997年回归祖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大陆和港台的茶文化交流日益兴盛,茶事联系日益频繁,海峡两岸茶叶贸易正常化必然不容回避。这部辞典的编撰出版,对于大陆和港台茶界增进了解,增强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无疑也是大有裨益的。
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的江西,产茶历史悠久,茶叶贸易活跃。早在东汉之际,就有僧人采茶。唐代茶圣陆羽钟情于此,曾到庐山品泉、上饶种茶。杰出诗人白居易挥写诗句,描绘“前月浮梁买茶去”的情景。婺绿、宁红、饶绿、浮红,名标青史;庐山云雾,井岗翠绿,又添新秀。特别是近几年,江西的茶文化研究异军突起,引人注目。1990年,《中国茶文化大观》编委会在江西首开先河,以富于开拓和创新的精神,积极参与国际间茶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大力推动茶文化研究的深入和茶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他们主持编撰的一系列著作,着眼于茶文化理论的学科建设,着眼于茶文化现实的深人探讨,观点新颍,别开生面,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获得广大读者的好评。现在,他们又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气派,承担起编撰这部辞典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并将不断推出其他新的著作。
全书系统介绍1949年以来存在的茶叶单位和着名茶人传记,并酌收海外华人开办的茶叶单位和着名茶人传记,分初编、续编、三编等陆续出版。初编55万字,分为五部分:一、茶人风采,收录有成就茶人的小传;二、茶界风貌,各茶叶单位简介;三、茶业风情,各省、市、自治区茶叶行业名录;四、附录,世界风光,国外茶业机构状况;五、传记,评述当代茶界茶人运行轨迹。共收入茶人传记418篇,单位简介264篇,名录1 694条,以及介绍国外茶业机构64个。
总目
序言
决非应时应景之作,激扬文字,挥洒自如;尽是情真意切之言,评说茶事,高瞻远瞩。
前言
耗费多少心血,编成一部辞书。是欢?是喜?是愁?是忧?酸甜苦辣咸,谁解其中数?
凡例
几段寻常话语,几行例行文字,匠心独运,精心倾诉。
分类目录
似定向的罗盘,似旅行的导游,全书经纬,一脉悠悠。
正编一:茶人风采
有终身的奋斗,有崇高的理想,有智慧的创见,有绚丽的向往,多少平凡故事催人泪下?多少不凡人生熠熠闪光?
正编二:茶界风貌
数十年风风雨雨,几十载坎坎坷坷,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跨越雄关,高奏凯歌!
正编三:茶业风情
千里冰封的北国,鸟语花香的南疆,万顷碧波的东海,神秘诱人的西藏,哪里没有浓烈的乡情?哪里没有浓郁的茶香?
附录:世界风光
萌发在华夏的茶树,植根在异域他乡;撰著在唐代的《茶经》。
余悦,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茶文化重点学科带头人,《茶艺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专家组组长、总主笔,万里茶道(中国)协作体副主席、茶艺国际传播中心主任,中国民俗学会茶艺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在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茶文化和宋代文化研究等方面成果显著。出版有《中国茶韵》《中国茶文化流变简史》等多部专著,主编《中华茶文化丛书》等多部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