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最全的茶文化书店
联系我们 关闭音乐 加为收藏

首页>产品信息>茶书网:《茶的营养与保健》(应用茶文化学系列)的商品信息

茶书网:《茶的营养与保健》(应用茶文化学系列)

查看大图

书  名:茶书网:《茶的营养与保健》(应用茶文化学系列)
产品状态:上架
版  别:浙江摄影出版社
作  者:程启坤 江和源编著 姚国坤 朱红缨主编
书  号:ISBN 9787806863916
定  价:20元  会员价:40元  VIP价:40
出版日期:200507
评  分:评论等级  共有7位网友参与打分
游览次数:3234
所属类别:茶文化书刊>I.养生保健
立即购买

茶书网:《茶的营养与保健》(应用茶文化学系列) 的简介:

    编号:GDZPS0295
    中国饮茶的历史长达数千年,世界上没有哪一种饮料有如此久远的历史且长盛不衰的。原因就是茶叶含有丰富的风味物质、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 茶叶营养保健作用的深入研究已为茶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其前景和效益都将十分看好。
目录
序言
绪 论
第一节 茶叶保健利用的历史
第二节 茶叶营养保健利用的依据
第三节 茶叶营养保健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第一章  茶的化学成分
第一节 茶的化学成分分类
第二节 酚类
一、黄烷醇(儿茶素)类
二、黄酮类
三、酚酸类
四、花青素类
第三节 氨基酸类
一、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二、茶氨酸
三、r-氨基丁酸
第四节 生物碱类
一、咖啡碱
二、可可碱
三、茶叶碱
第五节 糖类
一、单糖类
二、寡糖类
三、多糖类
第六节 茶叶色素
一、水溶性色素
二、脂溶性色素
第七节 维生素
一、水溶性维生素
二、脂溶性维生素
第八节 皂苷
一、茶籽皂苷和茶叶皂苷
二、茶皂素的表面活性和生物活性
第九节 芳香物质
第十节 矿质元素
第十一节 其他化学成分
一、水分
二、有机酸
三、脂类
四、茶花化学成分
第二章  茶叶品质风味解析
第一节 茶叶色香味的本质
一、茶叶色泽
二、茶叶香气
三、茶叶滋味
第二节 茶叶品质优劣的内在因素
一、茶叶老嫩度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二、茶树年周期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三、茶叶等级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第三节 形成不同茶类的化学基础
一、形成不同茶类的化学本质
二、不同茶类的化学特征
第四节 品种、栽培、环境对品质化学的影响
一、品种
二、栽培
三、环境
第五节 茶叶品质劣变的本质
一、茶叶品质劣变的化学变化
二、茶叶保质的措施和效果
第三章  茶的营养保健作用
第一节 古籍论茶功,名人谈茶效
一、古籍记载的茶功效
二、名人谈饮茶的益处
第二节 茶功能成分的保健作用
一、茶多酚
二、氨基酸
三、咖啡碱
四、茶多糖
五、色素
六、维生素
七、皂甙
八、芳香物质
九、矿质元素
十、纤维素
第三节 饮茶保健须知
一、饮茶保健答疑
二、病患者饮茶须知
第四章  茶叶营养保健应用
第一节 休闲茶饮调制
一、果汁冰茶、果汁热茶
二、千花干果休闲茶
第二节 药用保健茶
一、强身健体保健茶
二、内科疾病茶疗方
三、妇科疾病茶疗方
四、儿科疾病茶疗方
五、五官科疾病茶疗方
六、外科疾病茶疗方
七、皮肤科疾病茶疗方
八、解烟酒毒茶疗方
第三节 茶饮料、速溶茶与茶粉
一、茶饮料
二、速溶茶
三、茶粉
第四节 茶食茶菜
一、茶食品
二、茶菜
第五节茶的其他用途
一、茶制生活用品及其用途
二、茶的其他工业用途
第五章  茶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
第一节 常用提取方法
一、溶剂提取法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三、微波辅助提取法
四、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五、水蒸气蒸馏法
第二节 常用分离纯化方法
一、系统溶剂分离法
二、两相溶剂萃取法
三、层析法
四、分离膜法
五、沉淀法
六、盐析法
七、升华法
八、结晶法
第三节 茶叶主要功能性成分的系统提取法
一、系统工艺路线
二、茶多酚的提取分离
三、咖啡碱的提取分离
四、茶多糖的提取分离
第四节 茶叶色素的提取分离
一、茶叶色素的含义
二、茶黄素、茶红素的提取分离
三、叶绿素的提取分离
第五节 茶氨酸的提取分离
第六节 茶皂素的提取分离
一、茶皂素的提取
二、茶皂素的分离纯化
第七节 茶籽油的提取精制
一、茶籽油的提取
二、茶籽油的精制
    程启坤,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中国茶叶学会原理事长、世界茶联合会原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原主任。现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发表论文240多篇,主编或参与主编的著作30余部,有《赏鉴名优茶》《中国绿茶》《茶的营养与保健》《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茶叶入门100问》《喝茶悟养生》《古今名茶》以及《中华茶文化》多媒体光盘等。2001年开始从事茶文化的研究工作,参与组织大型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多次,为中国茶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姚国坤,浙江余姚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茶行业终身成就奖”“国际茶文化杰出贡献茶人”“中华杰出茶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赴马里共和国担任农业发展部茶叶技术顾问;赴巴基斯坦考察和组建国家茶叶实验中心;多次赴美国、日本、韩国、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茶文化讲授。2003年,参与组建全国个应用茶文化专业(树人大学内)并任系主任;2005年,筹建全国所茶文化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内)并任副院长。1991年出版全国本以茶文化冠名的专著《中国茶文化》,2004年主编全国套茶文化专业试用教材,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出版茶及茶文化著作80余部。先后4次获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并取得6项科技成果。
    朱红缨,教授,浙江杭州人,浙江树人大学现代服务业学院院长、浙江树人大学茶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省重点学科茶文化设计艺术学术带头人,中国普通高等教育茶文化专业创办人之一,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副理事长、曾任世界茶联合会秘书长。从事茶文化专业和学科建设,开创性地建构了普通高等教育茶文化人才培养体系,始终专注在茶作为文化产品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贡献。完成论文、著作、咨政报告等50余篇(部),主持承担教育部及省市级科研项目30余项。曾受邀赴日本、韩国、捷克、澳大利亚、崇拜、白俄罗斯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进行茶文化学校交流,是茶艺文化学院派的代表,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活跃在茶文化的多个领域。

网友评论 欢迎您对商品进行评论,表明您对此商品的感觉。

发表您的评论:

姓  名:
标  题:
评  级:
正  文:
 
欢迎光临茶书网!!
扫描二维码加入茶书网官方微信平台扫描图片加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