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7-14 作者: 曹誉百 来 源:西部时报 |
从打工仔到身家上千万元,他用了6年时间。此后,郑国荣从新闻中得知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百色水利枢纽工程——正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建设,于是投身于西部,从做产品代理起步,到创办自己的电器工厂、茶叶公司,他一步步拥有了自己的事业。2010年,立志把西林茶叶做大做强的郑国荣在广西西林县开办广西西林宫府茶业有限公司,通过科技种植带动了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共同致富,使得处于原生态自然条件中的西林茶叶名声大振,给当地群众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白手起家6年赚千万元
1986年,年仅16岁的郑国荣走上了打工之路,1988年底,郑国荣怀揣6700到北京市西四北大街的一个电器商场租了一个柜台,专营工业电器,从老家温州的一家工厂进货,由于经营有方,4年后,他已经拥有了千万元身家。
1994年,资产过千万元的郑国荣想要把从温州买进电气设备这一环节,改为自己生产,这样就能赚得更多。于是他回温州办厂。1994年,他回到温州自己开设了温州丰业仪表有限公司,挂靠某大型企业。1996年,该大型企业改革,该公司终止郑国荣开设的公司使用该厂的品牌名,结果电器销量剧降,再加上经验不足、资金链断裂等原因,公司开了不到2年就倒闭了,郑国荣负债170万元。
投身于西部创造辉煌
人生难免失败,有些人被失败打到,有些人则把失败当成阶梯,顺着它爬得越高、看得越远。办厂失败之后,郑国荣只好再度出来打工。凭借自己在工业电器生产和销售的经验,一家工厂聘请他当上了营销副总,年薪30万元。6年之后,郑国荣终于还清以前的债务。
无债一身轻的郑国荣始终心怀自己创业的梦想,他从新闻中得知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百色水利枢纽工程——正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建设,于是,他投身于西部大开发,来到这里寻找机会。当时正是2002年5月间,他来到南宁、百色等地考察后,立即回到老家,签下了一家工业电器厂家在百色地区的代理权,在百色开设了正一泰电器有限公司。
作为一名外地人,郑国荣在百色市没有什么人脉关系,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他的创业跟其他人差不多,也是从小商铺起步。
今年70多岁的广东人朱振球当年是水利枢纽工程的高级工程师,对于工程的电器采购有一定的建议权,他被郑国荣认为是自己创业路上的大恩人。
2004年,朱振球负责到南宁、百色等地去寻找电器供应商。选来选去之后,他看中了郑国荣销售的电器。“因为别人都是分开卖的,我有点儿小小的想法,把很多产品组合起来卖,这样就能省去买家很多的手续和麻烦。”郑国荣说。但在朱振球看来,他这个供货商在电路接线等方面的技巧上还不够专业。于是,朱振球手把手地教郑国荣电路知识,告诉他怎么样才能做到符合国家规定的供货标准。
从朱振球那里学到的东西很有用,郑国荣也能按照国家标准来为一些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供货了,他还为很多房地产项目提供电器设备,企业每年的营业额近千万元。吃水不忘挖井人。不管事业做得多大,对于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郑国荣从心底里深深感激。
华丽转身种植生态茶
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之后,郑国荣于2008年和朋友在南宁市江南区开设了广西梅兰电器有限公司。如今,电器设备厂和百色的代理企业每年的营业额加起来有数千万元。但郑国荣并不满足,2010年,他又创建了广西西林宫府茶业有限公司。
郑国荣之所以从事茶叶生产和销售,还是因为去西林推销电器时结下的缘分。在那里,他通过朋友的介绍认识了黄先生,品尝过当地的茶叶和听了黄先生的介绍,郑国荣了解到西林县茶叶种植在海拔1000米~1500米的山地上,红壤土地肥沃,优厚的自然条件使得西林茶品质很高。他认为,如果加上专业技术的管理,在茶文化越来越浓的机遇下,肯定能创立一个知名品牌,畅销国内外。
广西西林县八达镇是较贫困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当地农民有种植茶叶的传统,但是缺乏种植管理茶业技术,使得处于原生态自然条件中的西林茶叶难以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而郑国荣就是想通过科技种植带动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把西林茶叶做大做强,共同致富。2010年,郑国荣的广西西林宫府茶业有限公司在广西西林县位于金钟山脉的八达乡,种植了2700多亩茶叶,经过两年的精心种植管理,2012年,西林茶叶年产量达到80吨,年销售额2000万元。周边300多户瑶族、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农民,年收入也从2000元升至2万元。
郑国荣说:“宫保府茶只生产精品茶,即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叶芽一长出,3天~5天就采摘,对茶树的叶芽质量要求很高,西林县的茶叶质地好,1包茶叶可以泡4次~5次,茶味依然浓郁。我们公司有专业技术员专门给茶农们培训和指导种植,使得他们能严格按照标准来种植生产,并且采用奖励方式,种出好茶,就能得到更高的收购价格,来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2012年,西林宫保府茶首次亮相第2届中国 (南宁)国际茶业茶文化博览会上就好评如潮,特别是在全国茶叶学会在杭州举办的第2届“国饮杯”全国名优茶叶评比中,公司选送的西林宫保府茶——府院红茶——一举荣获特等奖,西林宫保府茶——府院绿茶——荣获一等奖。
销售虽然是郑国荣的老本行,但茶叶销售不同于机电产品的销售,郑国荣说:“销售模式很多,市场风云变化多端,我不会去吃老本,必须永远把自己当初生的牛犊,天天都要走新路。”
郑国荣精心打造的西林宫保府生态茶以独特的销售方式大受消费者欢迎,他一口气在南宁繁华地段开了6家高档次的西林宫保府茶形象店,除了在广西各地销售外,还通过多种渠道销售到上海、湖南、湖北等多个地方。
郑国荣也是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他第二天就向灾区捐献了2万元。他不仅带动了西部少数民族农民脱贫,对于贫困的西林县他也捐献了数万元。他经常说:“投身西部大开发,让我的创业经历更丰富更实际,广西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回报社会是每个有责任的企业家必须做的。”
有文化底蕴的企业家才会走得更远。郑国荣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企业家,16岁就外出打工的郑国荣从没有停止过学习的脚步,当初因为没有钱读高中,他就为自己定下的每个月必定要读完3本书的计划,至今还没间断过;郑国荣还是个文学青年,他的诗歌散文作品频频见诸报端,不难看出郑国荣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企业家。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历炼了郑国荣真正的企业家气质。在实干中悟出真理,在理论中摸索前行,一步一个脚印,步步真切;在失败后,学会了如何看待事物,如何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创业。正如他说的:“人经历失败后会更加成熟。而社会的进步需要更多敢于不断前进的人,中国西部发展也需要更多有这样发展精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