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分类导航
茶文化书刊
A.文化类
B.茶道茶艺
C.茶类
D.种植加工
E.茶具类
F.紫砂茗壶
G.名窑陶瓷
H.辞典类
I.养生保健
J.杂志小说
K.茶人类
L.茶馆类
M.营销管理
N.外文类
O.普洱壶艺
P.香学
Q.花典
R.其它
茶文化音像
CD类
VCD类
DVCD类
名人诗词书画
A.刘甲夫作品
B.吴庆生作品
C.其它名家作品
文化·品牌茶
A.铁观音
B.凤凰单丛
C.普洱茶
茶具用品
首页
感德真品
关于我们
产品信息
新品上市
会员优惠
特价商品
茶业新闻
茶业动态
往期动态
茶业逸事
缺货登记
当代名家
销售排行
茶人典誌
留言板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注册新用户
商品搜索
商品类型
所有类型
茶文化书刊
茶文化音像
名人诗词书画
文化·品牌茶
茶具用品
关键字
作 者
高级搜索
最新商品上市
茶书网:《清代青花瓷器》(...
茶书网:《锔瓷匠》(中国传...
茶书网:《人间瓷话:中国古...
茶书网:《粤港澳大湾区药用...
茶书网:《名砚收藏品鉴》(...
茶书网:《茶树病虫及天敌图...
茶书网:《时光不负茶滋味》
茶书网:《一本书读懂茶叶店...
茶书网:《茶树短穗扦插法》
茶书网:《一片茶叶的由来》...
商品点击排行
茶书网:《茶树抗寒研究进展...
茶书网:《中国茶艺》(2D...
茶书网:《中国古陶瓷:英文...
茶书网:《紫砂壶全书》(修...
茶书网:《中国名茶图谱:乌...
茶书网:《茶艺概论》(书+...
茶书网:《轻松喝绿茶》
茶书网:《茶鉴:中国名茶品...
茶书网:《美人茶饮》
茶书网:《中国乌龙茶大观》
首页
>
往期动态
>
详细信息
数百年来,我们一起追过的龙井茶
日期:2014-04-16
作者: 来源:常州晚报
世人对龙井的追捧,据说来自清代风雅的乾隆皇帝。“十八棵御茶”是杭州龙井村最著名的景点。
贡牌龙井公司门前,“狮”“龙”“云”“梅”“虎”五面“茶旗”一字排开猎猎招开,颇有几分“千里莺啼绿映红,山城水廓茶旗风”的意思,“毛主席亲自采过的龙井树”更是“贡牌”的镇店之宝。
瑞和泰国家级评茶师钱亮说,这五个字指向了顶级西湖龙井的产地:狮峰、龙井、云栖、梅家坞和虎跑。4月9日,这片连绵绿色的“国茶”基地,正处于年度春茶交易高峰,这一个多月的茶期,维系着这些原产地茶农一年的生计。
常州的“瑞和泰”早已是这里的常客,钱亮说店里有大批“狮峰粉,每年就追这几天”。
“漂亮的狮峰,就像年轻人的脸没有皱纹,而且是天绿宝光。”
走进龙井村,家家户户都是漂亮的小洋楼,屋前品茶屋内炒茶,楼里坐着交杯换盏的客人,“独行侠”们在苏东坡所书的“老龙井”前留影,茶叶的清香滤走了尘世之气。
一杯龙井,老茶客们自能品出是“群体种”还是“龙井43号”。75岁的王梦荪炒了60年茶,“跟我爸爸学的,当年他炒的狮峰龙井是我们这里最好的。”一斤茶要炒五小时,即便这样,王梦荪每天也能炒三斤。他炒的茶叶是“贡牌”龙井高端品,“漂亮的狮峰,就像年轻人的脸没有皱纹。炒出来的茶叶是‘天绿宝光’色。”
钱亮解释道,“就是黄中带绿,炒茶人都说天绿宝光。有些不懂狮峰的茶客常常觉得这色太黄,好像陈茶。”这“天绿宝光”分明才是狮峰的本色。
贡牌龙井有16位王梦荪一样的高级炒茶师,“大多是祖传的手艺,可现在学炒茶的年轻人都找不到了,这活很苦的,你们都吃不来。”据说整个龙井原产区,最年轻的炒茶师都已40出头了。
拾阶而上,拐过两个小弯,便来到“十八棵御茶”前,三三两两的游客,都在数着数,直至确认“真是18棵”方才离去。再上两个山坡,迎面一片山凹,就是狮峰山了。下午3点多的太阳,细细碎碎洒在绿油油肥嘟嘟的茶树叶上,起伏跳跃不让人睁开眼。还真不用睁眼,一呼一吸之间,优雅脱俗的香气沁人心脾。远处山坡上,采茶女们的对话恰似山间鸟鸣,狮峰山愈发幽静。
这样的山、这样的人、这样的茶。
梅家坞37号,一幢小洋楼连着几个山头的茶园
梅家坞37号的主人叫翁立强,像我当天见过的其他茶人一样,他黑且瘦。小院在一个山坡的最高处,推门而入,一条雨花石小径蜿蜒到庭院深处,“喏,这院子外面的几个山头,就是我家的茶园了。每年能收200多斤茶叶。”
翁立强联系上瑞和泰是在2000年,“坐上一部快客就去常州了,票价50多块。第一次结账,做了6000块的生意。”至今,他还记得清清楚楚。瑞和泰的杨云龙经理每年都要到翁立强家的茶园看上一两次,“龙井产区这么大点地方,处处都称自己是原产地茶。合作了10多年,在瑞和泰卖的梅家坞龙井只挑他家产的。”
龙井茶有原产地防伪标签,“政府核发的,每半斤一张。刮开就知道真假。”一边说着,翁立强一边给瑞和泰的三斤龙井剪下六个标签。
翁立强不仅是这里的原住民,更是祖辈种茶,“给你看看我爷爷用过的茶匾。”油光发亮的茶匾写着“翁洪法民国二十八年”的字样,翁立强说,“爷爷的爷爷也种茶。”
他83岁的老母亲至今还上山采茶,除去吃饭时间,老人家从早上6点采到下午5点,“一天也不肯歇”。
前些天下过雨,山坡很滑,翁立强担心老母亲摔倒,坚决不让她上山,“可她说自己从来没摔过跤,一定要去。我转身问家里的采茶工,她们说我母亲一天前就在山头上摔倒了两次。”
合作伙伴
A.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B.企业法治网
C.茶书网淘宝店
D.燕京人物网
茶叶新资源
伊乐导航网
茅岩莓茶
中国茶叶网
扫描以下二维码加入茶书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茶书网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