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4-22 作者: 来源:贵州茶叶新闻网 |
丹寨的春日温度仅有10多度,而罗邵良的额头上却沁出一层如大豆般的汗珠。布满老茧的双手不断地在锅里翻炒茶青。“炒茶这门手艺是祖辈传下来的,我从20多岁开始炒茶,现在已经有15年的炒茶经验了。”罗邵良告诉记者,炒茶工艺分杀青、揉捻、做形、、提毫、烘培五道工序,毛尖茶的炒制,全凭一双手在锅内炒制,一气呵成。在炒茶的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要求特别精准,在最高时温度有280℃,很多人在初学时都会将手烫伤。“纯手工制作对炒茶师傅的技术要求很高,炒制60分钟的一锅茶叶,仅能生产3两干茶,所以炒制的一般都是由客户定制的1000元/斤的高端茶叶。”罗邵良将茶叶握在掌中,合掌旋搓,搓成茶团,再抖散炒干,如此反复数次。
在改用双手捧茶,压搓茶条时,罗邵良介绍起了他家里的情况。“我就是这个村子的人,现在每个月的工资有8000元左右,完全足够一家人的开支。用祖传的炒茶工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在赚钱的同时还照顾了家庭,真是一举两得。”罗邵良告诉记者,和他一起炒制手工茶的20多名师傅都是排佐村当地的人,炒茶加上种庄稼的收入,有的人家里还购置了小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