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最全的茶文化书店
联系我们 关闭音乐 加为收藏

首页>往期动态>详细信息

边城茶峒最韵味

日期:2014-05-02                  作者:              来源:湖南日报 

           原本叫“茶峒”,一个镶嵌在湘、贵、渝3省市交界处的地方,却因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以此地为原型地,现已改名为“边城”。

  5月1日上午10时20分,记者来到边城茶峒。停车场里,停着一辆辆挂着各地车牌的小车;清水江两岸游道上,满是操着各种口音的游客。

  游客们来茶峒,第一件事是去看、去坐“拉拉渡”。

  酉水河静静地流淌着,“拉拉渡”上的钢索与拉船木头摩擦,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而两岸的老码头上,站满了扶老携幼的红男绿女。

  这种韵味,唯茶峒独有。

  拉船的是两个到了“爷爷”般年纪的老人,依次而上的游客们,主动向一个收款的箱子里放钱;给游客们发放红色救生衣的,则是“翠翠”般年纪的少年;船头船尾,维持秩序的,分别是湖南花垣县和重庆秀山县的海事安全人员;一次渡30人,一个都不能多。

  酉水河让茶峒生出了太多的灵性,游客们到了这里,必坐上乌篷船,在河里游荡一回。

  记者所坐的010号船的船主叫杨满妹,今年59岁了。头戴斗篷的她,与记者聊起来。茶峒这边有26只乌篷船,采取联合经营的方式,按顺序出工,所得公平分配。在陡滩处,一个年轻的男子来给她撑船,到了平静处,又由她自己划船。

  茶峒对岸,是重庆秀山县洪安镇,也开展乌篷船载客游生意。

  宽阔的酉水河面上,一只只乌篷船,或向上划着,或向下游着。突然,一只船响起了“小妹妹你坐船头”的歌声,于是满河里都飘荡起“哥哥你在岸上走”的歌声。

  洪安镇的一只乌篷船,与记者所坐乌篷船齐头并进时,划船的邓大姐与杨满妹打起了招呼,并各自说自己今天是第3船客了。

  邓大姐告诉记者,洪安镇有20只船,也是联合经营。

  当记者问及两边的船,会不会为争客而起冲突时,邓大姐与杨满妹立即同声否定。她们告诉记者,各自装各自岸上的客,但可根据客人的要求,让其下到对岸,两边和谐得很。杨满妹笑着说,大家吃的都是沈从文他老人家的饭,吵什么架呀!

  上得岸来,见各吊脚楼前的牌匾,都与小说《边城》有关—顺顺吊脚楼客栈、边城娘家客栈、翠翠居农家菜馆、大佬二佬酒家等等,且有不下10处,都卖小说《边城》。一位卖书者说,她卖过的《边城》就有20多个版本。

  这一切,都把“边城特色”渲染得温柔而浪漫。

欢迎光临茶书网!!
扫描二维码加入茶书网官方微信平台扫描图片加入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