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
编号:GDZPS11817
书名:《新中式茶饮入门到进阶》
版别: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赵芸主编 崔宏春 黄丹丽 姚恒玲副主编
书号:ISBN 9787518448517
定价:78.00
出版日期:202410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新中式茶饮的原料、风味、制作、装饰、包装以及门店常用设备等方面,全面解读新茶饮的理论与实操技巧,可作为新中式茶饮从业人员的入门指导用书。全书从新中式茶饮的由来与发展谈起,详细介绍了基底茶叶的分类、营养、风味萃取及科学配伍,并展示茶调饮风味轮。同时,本书还介绍了新茶饮中咖啡、酒、香料等其他原料的应用形式,还囊括了新茶饮的常用工具、设备、包装、装饰等内容。调饮实操部分介绍50款经典茶调饮和 20 款创意茶调饮(包括食药同源茶调饮)的制作方法,供新茶饮从业人员和调饮爱好者学习参考。
赵芸,正高级工程师,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叶学会茶饮料茶食品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茶叶学会深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调饮师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控制、茶叶资源利用研究及技术应用。近十年来,主持或参加农业农村部风险评估专项、省市重大科研专项等20余项;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杭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发表SCI收录、EI收录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
崔宏春,女,安徽蚌埠人,高级农艺师,硕士,从事茶叶化学与加工研究。

第二名
编号:GDZPS9573
书名:《潮州工夫茶概述》(潮州文化丛书第一辑)
版别: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叶汉钟编著
书号:ISBN 9787218148045
定价:65.00
出版日期:202107
内容简介
潮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潮州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为了让社会各界能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潮州文化,中共潮州市委宣传部与广东人民出版社联合打造《潮州文化丛书》,2021年出版辑共10种,以全新视角引领人们领略潮州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非凡魅力。工夫茶起源于宋代,是潮州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神内涵集中体现了潮州人“和”的思想境界。本书是“潮州文化丛书•辑”中的一种,讲述了潮州工夫茶的起源与发展、制作工艺与鉴赏,以及潮州工夫茶文化、冲泡茶艺和百年老字号等。书中有着丰富翔实的历史材料,辅以精美的插图,有助于展现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潮州茶文化,以及茶德和茶礼中所蕴含的人生价值。丛书的编撰出版有利于更好做好潮州优秀传统文化的归集整理和保护传承工作,帮助提升潮州城市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
叶汉钟,1963年出生,从事茶行业30多年,是非遗项目“潮州工夫茶艺”和省级非遗项目“潮州单丛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历任全国职业院校手工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专家、裁判长,中国茶叶学会茶艺专业委员会委员。出版《凤凰单丛》、《潮州工夫茶话》、《中国(潮州)工夫茶艺师》教材、《潮州工夫茶概述》、《中国食茶概述》、《工夫茶文化》、《次品乌龙茶就上手》等著作。获“中华茶文化传播优秀工作者”,首届兴文强茶贡献奖(茶祖印象杯)杰出茶人,“中华茶人榜样”——中华匠心茶人称号。

第三名
编号:GDZPS8401
书名:《万里茶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版别: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作者:塔拉主编
书号:ISBN 9787566516626
定价:45.00
出版日期:201909
内容简介
本书稿收录了2017年万里茶道八省区工作推进暨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中蒙两国万里茶道的专家学者及八省区文物部门相关领导提交的万里茶道的学术研究成果。书稿共收录31篇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即万里茶道交通运输线路研究、万里茶道线路上的城镇研究、遗产点及其他研究。所收录的论文对近年来万里茶道学术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衰落之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重要的经济、文化国际通道,在世界近代史上,具有普遍的文化价值。
塔拉男,蒙古族,1955年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研究馆员。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先后任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内蒙古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2015年起任内蒙古万里茶道申遗领导小组副组长兼申遗项目办公室主任。

第四名
编号:GDZPS12271
书名:《一本书读懂茶叶店茶空间营销管理》
版别: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邓增永著
书号:ISBN 9787109334595
定价:79.00
出版日期:202508
内容简介
过去年来,中国茶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过程,茶叶店空间也成蓬勃发展之势,数量迅速增加。截至2003年底,仅4家头部企业的店数量就超过1万家;全国茶叶店空间数量则是数以万计。笔者2001年开始进茶业作,彼时正值茶叶店开始进快速发展的时点。在茶叶店空间经营,笔者既有直接经营经历,也有间接观察体会。在过去多年时间,笔者因为作关系,访量的茶叶店空间,接触过量茶叶店空间板和经营员,亲经历了茶叶店空间的快速发展。本书作者结合自己丰富的茶行业经历与相关经验,首先从茶产业角度分析了茶叶店空间生意的机会,然后对茶叶店空间及其生意进行了深入剖析,进而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如何开始茶叶店空间生意、如何做好日常运营管理、如何顺应时势对生意进行升级,以及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将数字化融入日常经营。考虑到年份茶已成为大多数茶叶店空间的经营内容,笔者结合自己的经历,特立一章进行阐述。
邓增永,男,江西石城人,先后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系食品科学专业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分别获工学学士学位和管理学博士学位。邓增永自2001年进入茶行业工作,曾先后担任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国内市场部总经理、大益集团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祥源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务。在二十多年的茶行业工作经历中,邓增永拥有多年大型茶叶企业营销管理和综合管理经验,具有丰富的茶叶企业战略构架和营销管理经验,在茶行业创造了多个经典案例。2019年,邓增永与合作伙伴一起创立北京天下名山茶业有限公司。公司着眼于中国茶产业品牌化进程中的机会,聚焦于天下名山小产区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让消费者感受中国茶的精彩,推动茶叶健康生活,并致力于通过传播茶文化促进茶叶美好生活。目前,天下名山在北京海淀万柳设立“茶+空间”旗舰店,在全国多地设立了天下名山品牌专营店,合作伙伴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山东、陕西、河北、内蒙等地。

第五名
编号:GDZPS6012
书名:《中国六堡茶》
版别:中国科技技术出版社
作者:彭庆中著
书号:ISBN 9787504670458
定价:351.00
出版日期:201603
内容简介
本书除了更翔实的史料考证和丰富的内容外,更将六堡茶有别于其他茶的核心特点提了出来——“体感”。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观点:在繁华喧嚣的都市,随着市场的变化、茶商的运作,名茶轮番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慢慢的茶人们在追逐茶味之浓酷鲜爽、茶香之高扬奇异、色香味的感官刺激之外,更多的开始关心“体感”,六堡茶正是一种在品茶静心之际,让你观照内在的茶。六堡茶是平和而质朴的,从口感回归体感,你可以用心、用身体去体会,感受这个茶适合不适合自己,对身心有没有滋养,感受身体对这个茶的需要。
彭庆中,字炫皓,号三口居士、一茶山人,广西苍梧人,研究生学历。现供职于梧州日报社,并任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六堡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名誉副会长。十数载遍访茶区,会友论道,深得六堡茶品鉴之妙。

第六名
编号:GDZPS11611
书名:《图说茶船古道》
版别:漓江出版社
作者:杨麦编著 马士成 杨麦主编 龙志荣 董鹏 邱瑞瑾副主编
书号:ISBN 9787540788308
定价:52.00
出版日期:202402
内容简介
《图说茶船古道》针对大众读者进行内容定向设计,全书以图片为主,分为“六堡茶”“茶船古道”“新丝路”等3个章节,围绕六堡茶的历史、产业发展状况、工艺技术与品质特征,以及六堡茶外销线路——茶船古道的各个沿线节点等方面集中组织了200多幅历史和图片,配图故事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对六堡茶产业和茶船古道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进程予以全面反映,有利于推动六堡茶文化进校园、进展会、进基层,使读者对六堡茶历史文化的认识更便捷快速,为梧州六堡茶产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一本便于大众读者阅读的六堡茶产业发展实录。“以往关于历史文化和产业发展的书籍,内文篇幅往往比较长,而《图说茶船古道》以图文解说的形式呈现,可以大大降低同类书籍阅读的门槛,扩大受众面,有利于六堡茶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杨麦介绍,六堡茶产业迎来跨越式发展,该书对六堡茶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与阐述,希望能有效推动六堡茶文化及产业发展知识的全面普及。
杨麦,梧州日报编辑,广西六堡茶感官审评与鉴定专家库专家,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史学、文学、茶学研究,涉猎甚广,在中医药、戏曲、饮食、书画艺术研究等方面有较深造诣。曾组织开展“茶船古道"大型历史文化挖掘项目,带领专业团队完成的六堡茶"茶船古道"海内外线路的调查考证,在业界引起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为“茶船古道"文化符号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马士成,茶学博士,2012年毕业于著名茶学国家重点学科浙江大学茶学系,师从著名茶学家、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博导梁月荣教授。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技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制修订国家及省级六堡茶系列标准多项。曾先后任职或考察浙江、云南、湖南、广东等知名茶区,遍访名山,问茶论道。现任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院长、广西六堡茶标准化技术委员副主任委员。
龙志荣,梧州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综合协调科科长,广西茶叶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是多项科技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和核心成员,广西六堡茶科研人才小高地核心成员。
邱瑞瑾,高级农艺师,梧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

第七名
编号:GDZPS10738
书名:《茶席美学清谈》
版别:四川文艺出版社
作者:白舒臣著
书号:ISBN 9787541165375
定价:158.00
出版日期:202212
内容简介
《茶席美学清谈》图文并茂,其分茶人风范、茶席美学、茶席设计、茶席色彩、茶席诗话、茶会六个章节,既有对茶人衣、妆、饰的基本要求,茶人应秉持的心境(平等心、敬畏心),茶席设计的功能学、礼学、美学以及色彩要求,更多的是通过一个个案例和故事来讲述茶人自我身心修炼的要义。尤其是第五章 “一席一人,一生一逢”,舒臣为项羽、卓文君、王维、陆羽、李清照、仓央嘉措、杜甫、苏轼八位古代人物撰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体传记,又为他们每个人精心设计了一座茶席,每一茶席暗合此人性情、志趣和命运。每一茶席就是一个人生的舞合,历史的舞合。当代作家宓月老师评价“这是一本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撰写的茶道之书、人生之书、历史之书、美学之书”。不论是喜欢摄影、茶道,还是喜欢茶席设计,喜欢散文随笔,都能在书中找到共鸣。
白舒臣,厦门人。台湾季野会心茶道大陆首批行茶师、讲师。国家一级茶艺技师 国家一级评茶技师,厦门【予舍】空间主理人。自小随父喝茶,喜史诗好文词,近十年系统师承茶花双修,发愿借一杯茶汤管中窥豹,与更多人分享古人唯美的生活智慧。

第八名
编号:GDZPS11724
书名:《绿茶加工、审评与检验》(“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版别: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方芳 李霜 张星海主编
书号:ISBN 9787568188036
定价:48.80
出版日期:202112
内容简介
绿茶是六大茶类之一,属不发酵茶类,是历史上最早的茶类。绿茶是用茶树新梢的芽、叶、嫩茎,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成的初制茶(或称毛茶)和经筛分、扎切等工艺制成的精制茶(或称成品茶),保持绿色特征,可供饮用的茶。即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本书是在完成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基础上,对近年有关各类茶叶研究的文献资料及生产实践,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而撰写完成的。全书共分七个模块,包括初识绿茶、探究鲜叶、绿茶初制、绿茶精制、绿茶品饮、绿茶审评、理化检验等内容。本教材以活页式为教材的呈现形式,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积极推动数字教材建设,通过配备微课、视频、图片、习题、案例等立体资源,可听、可视、可练、可互动,实现线上教学资源、线下纸质教材的一体化建设和应用。
方芳,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李霜,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
张星海,副教授,目前在浙江大学茶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现任应用工程系副系主任,浙江省教坛新秀。从事天然产物分离提取等研究、开发和教学工作。承担并参与科研教改项目多项,其中省级项目6项,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教材3本,其中省级重点教材1本。专业建设以来,张老师一直担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如《农产品深加工与创新创业》、《天然产物生产与实训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实训》、《生物资源加工与工艺设计》,其中《天然产物生产与实训技术》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农产品深加工与创新创业》为省级精品课程。张星海老师曾经在浙大茶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浙江惠松药用植物提取有限公司、杭州浙大茶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杭州茗宝食品有限公司及杭州英仕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工作和挂职,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

第九名
编号:GDZPS11333
书名:《中国(潮州)工夫茶艺》
版别: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作者:叶汉钟主编 卢湘萍 叶青青 洪丽纯副主编 中国老教授协会职业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
书号:ISBN 9787516760611
定价:60.00
出版日期:202310
内容简介
本书紧紧围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编写理念,依据行业相关规定及要求,结合岗位工作实际需要编写,力求突出培训特色,满足培训与考核的需要。本书详组介绍了中国(潮州)工夫茶艺应掌握的相关知识要求,全书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职业概况、中国茶文化、茶类知识、乌龙茶、中国(潮州)工夫茶、中国(潮州)工夫系冲海技艺等。本书可供相关人员参加上岗培训,在职均训使用。
叶汉钟,1963年出生,从事茶行业30多年,是非遗项目“潮州工夫茶艺”和省级非遗项目“潮州单丛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历任全国职业院校手工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专家、裁判长,中国茶叶学会茶艺专业委员会委员。出版《凤凰单丛》、《潮州工夫茶话》、《中国(潮州)工夫茶艺师》教材、《潮州工夫茶概述》、《中国食茶概述》、《工夫茶文化》、《次品乌龙茶就上手》等著作。获“中华茶文化传播优秀工作者”,首届兴文强茶贡献奖(茶祖印象杯)杰出茶人,“中华茶人榜样”——中华匠心茶人称号。
叶青青,1992年出生,2011年6月,理科生叶青青参加高考,没能赶上当年年底出台的广东省艺考新政策——不再限制美术生必须是文科生。借由艺考考上设计类专业路子不通,她想过报考不要求参加艺术类高考的珠宝设计,但还是因为分数达不到理想院校要求而作罢。叶青青就去了浙江农林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茶文化)专业。基础茶艺、茶的制作与品评、茶文化通论……专业课涉猎广泛,除了茶艺课老师说过“被茶泡大的就是不一样”外,叶青青并不觉得自己和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大学的时间飞逝,在大三的临界点上,叶青青选择备考设计学硕士研究生。四年后,以设计学硕士研究生的身份,叶青青向“设计”靠近,研究方向是潮州工夫茶具。叶青青毕业论文的题为《潮州工夫茶茶具造型研究——以潮州手拉朱泥壶为例》,厘清潮州工夫茶与潮州工夫茶艺的概念,溯源潮州工夫茶与手拉朱泥壶的历史。2020湖南省茶叶行业高级技能人才研修班和茶评师的考试。学院出身,又在杭州7年,她惯于向外吸取能量与知识。“长沙有一家茶饮店叫茶守艺,他们家出了一个‘茶叶蛋’,把茶叶需要长期保存的概念替换掉,就是做快消品,只有3克,让你在一个星期或者两天内消耗完它。”叶青青手里比划着“茶叶蛋”的大小,眼里露出对于新鲜事物的兴趣。
中国老教授协会职业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前身为中国老教授协会职业教育研究院,是在国家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支持下,于2015年9月21日成立的全国性、专业性、学术性组织。中国老教授协会作为我国高质量、高智力人才的聚集组织,目前拥有会员超过10万人,全部为教授、研究员等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学者,其中两院院士200余位,曾任高等院校正副院、校长和科研院所正副院、所长1500余位,政府部门司局级以上领导800余位。委员会基于对协会优质资源的整合,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开展国家新职业新岗位新技能体系建设;致力于院校学科设计、改革实践及“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培养;致力于搭建平台,为院校及社会化职业教育机构提供全方位人才服务和技术支持。截至2022年2月,委员会已主导研发包括职业培训师、企业教练、创业教练、家庭指导师、私人健康顾问、茶道养生师、儿童体质调理师、居家养老护理员、生活空间管理师、商务谈判师、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师等各类新职业新岗位新技能体系建设项目40余个;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和出版各类职业资格考试用书、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教材50多种。

第十名
编号:GDZPS12246
书名:《黑茶加工、审评与检验》(茶加工、审评与检验之)
版别: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应会 徐泽 姚明谨主编
书号:ISBN 9787568188005
定价:49.80
出版日期:202504
内容简介
黑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也是中国特有的茶类。因其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名黑茶,属后发酵茶。黑茶生产历史悠久,产区广阔,销售量大,品种花色很多,黑茶以边销为主,部分内销,少量侨销。因而,习惯上称黑茶为“边茶”。黑茶是中国西北广大地区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料。“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就是当地民众对茶叶需求的真实写照。由于黑茶的后发酵特性,以及随着时间推移的自然陈化,其产生大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益生菌,具有调理肠胃、调降血糖、降脂减肥等功能,这使它的保健作用更为突出,滋味更加醇和可口。黑茶为现代城市追求健康、自然、时尚的人们所喜爱,是一种集健康、文化、收藏功能于一体的优良茶品种。
本书是在完成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基础上,对近年有关黑茶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而撰写完成的。全书共分10个模块,包括黑茶的概述、鲜叶的认识、加工四川黑茶、加工湖南黑茶、加工湖北黑茶、加工滇桂黑茶、黑茶的品质特征、黑茶的感官审评、黑茶的物理方法检验、黑茶的化学方法检验等内容。
陈应会,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重庆市首席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黄炎培杰出教师、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高技能领军人才、永川秀芽手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先后完成课题研究3个,出版教材4本,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由他牵头开展的茶文化普及和技能培训达到1000余人次,培养茶叶从业人员及爱好者6000余人。近年来,其领衔的工作室团队斩获国家级奖项40多项,省部级奖项逾百项,累计培养茶叶行业技能型人才600余人,为推动重庆和全国茶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徐泽,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是茶叶科研领域的杰出专家。她从事茶叶科学研究四十余载,从普通研究人员成长为重庆英才创新团队负责人,带领科研团队在茶树新品种选育、生态茶园栽培、茶叶加工工艺、茶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为永川秀芽品牌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突出贡献。徐泽于1981年开始接触茶叶,并在198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四川农学院茶叶专业,随后被分配到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工作。几十年来,她围绕重庆茶区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主持和参与了80余项课题研究,获得23项成果奖,其中12项为省部级成果奖;获授权专利54件,包括2件国际发明专利和11件国内发明专利;合作育成“渝茶”系列良种4个,创制名茶及新产品9个,制定地方标准8个,并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110余篇。徐泽还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国家茶叶技能竞赛裁判、国家“三区”科技特派员、重庆市专家服务团领衔专家、中国茶叶学会理事和重庆市茶叶学会副理事长等。徐泽还积极参与茶产业发展,通过科技帮扶模式推广新技术和新品种,帮助茶农提高生产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她的工作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在实际生产和推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姚明谨,男,汉族,197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广西大学在职研究生,农业推广硕士,高级农艺师;农业部农垦局农产品质量追溯项目特聘专家;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质量督导员;广西科技厅入库专家;广西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主持和主要参与科研项目15项,其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奖2项,广西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获发明专利5项;发表论文8篇;主编和参编出版教材2本;现任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茶叶专业教师,负责讲授《茶叶营销与贸易》、《农务管理与质量追溯》和《长嘴壶茶艺》三门课程。

注:此排行榜由《茶书网》中国区提供
此排行榜仅代表《茶书网》所属机构销售量
中国区工作站:中国爱心基地(北京•怀柔•汇龙山庄)
北京工作站: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角F3-19号(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客服:010-63433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