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
书名:《茶艺概论》(书+碟)
版别:高等教育出版社
书号:ISBN 7–04–009250–6
作者:郑春英主编
定价:38.00
出版日期:200607
内容提要
本书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编写的中等职业学校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材,是教育部规划教材。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绪论、茶叶知识、茶与健康、茶艺的形式、饮茶的风俗、接待茶礼、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全彩色印刷,并附有VCD盘。
本书可作为旅游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服务类专业教材,还可供茶艺服务师等级考核使用。

第二名
书名:《茶艺师》(初级技能 中级技能 高级技能)
版别: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书号:ISBN 7–5045–4034–X/TS·314
作者:陈文华 余悦主编
定价:22.00
出版日期:200701
内容简介
为推动茶艺师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在茶艺从业人员中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在完成《国家职业标准——茶艺师》(以下简称《标准》)制定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参加《标准》编写和审定的专家及其他有关专家,编写了《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茶艺师》(以下简称《教程》)。
《教程》紧贴《标准》,内容上,力求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突出职业培训特色;结构上,针对茶艺师职业活动的领域,按照模块化的方式,分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5个级别进行编写。《教程》的基础知识部分内容涵盖《标准》的“基本要求”;技能部分的章对应于《标准》的“职业功能”,节对应于《标准》的“工作内容”,节中阐述的内容对应于《标准》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茶艺师(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技能)》适用于对初级、中级、高级茶艺师的培训,是职业技能鉴定的指定辅导用书。

第三名
书名:《茶艺师》(基础知识)
版别: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书号:ISBN 7–5045–4033–1/TS·313
作者:陈文华 余悦主编
定价:13.00
出版日期:200701
内容简介
为推动茶艺师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在茶艺从业人员中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在完成《国家职业标准——茶艺师》(以下简称《标准》)制定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参加《标准》编写和审定的专家及其他有关专家,编写了《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茶艺师》(以下简称《教程》)。
《教程》紧贴《标准》,内容上,力求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突出职业培训特色;结构上,针对茶艺师职业活动的领域,按照模块化的方式,分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5个级别进行编写。《教程》的基础知识部分内容涵盖《标准》的“基本要求”;技能部分的章对应于《标准》的“职业功能”,节对应于《标准》的“工作内容”,节中阐述的内容对应于《标准》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茶艺师(基础知识)》适用于对茶艺师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是职业技能鉴定的指定辅导用书。

第四名
书名:《凤凰单枞》
版别:中国农业出版社
书号:ISBN 7–109–10875–9
作者:黄瑞光 黄柏梓 吴伟新著
定价:22.00
出版日期:200606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了我国乌龙茶的名品产生和传播历史;介绍了凤凰单枞的品质特征、制造工艺、品质鉴别和冲泡技艺……

第五名
书名:《中国茶经》
版别:上海文化出版社
书号:ISBN 7–80511–499–4/TS•76
作者:陈宗憨主编
定价:88.00
出版日期:199205
内容简介
本书涉及茶学的各个方面其内容之丰富、论述之深入、观点之鲜明,都是目前所仅见的,是一本具有权威性、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的茶叶百科全书。本书主要阐述了我国各个主要历史时期茶叶生产技术和茶叶文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介绍了中国六大茶类的属性、品种、栽培、加工、贮运、饮茶,以及茶与人类健康关系的叙述,表明了中国对茶叶科学的认识和利用过程,并对各种茶茶的饮用方式,特别是具有浓郁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饮茶方法和礼仪,以及与文学艺术的关系作了剖析,进一步反映了我国丰富多彩的茶叶文化风貌。

并列第五名
书名:《品茶图鉴》
版别: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书号:ISBN 7–5057–2247–6
作者:陈宗憨 俞永明 梁国彪 周智修著(台)
定价:56.00
出版日期:200609
内容简介
214种茶叶、茶汤、叶底原色图片。提升您的生活品质,促进您的身心健康。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是茶文化的故乡。中华民族最早发现、栽培、加工和品饮茶叶。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中,茶不仅是解渴的饮料,更是生活文化中精致风雅的一部分。
“寒夜客来茶当酒”,以茶会友,客来敬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节。“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更是中华民族家庭生活开门七件事之一。如今,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种茶,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民饮茶,茶已经遍及全世界,尽管饮茶习俗各国情和文化特征而有所差异,但源自中华。
在漫长的历史中,茶由药用变为饮用,由粗放煎饮发展为细斟慢啜的品饮艺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茶的研究由茶叶的外观深入到茶叶的内质,从单纯味觉的享受发展为内含成分的利用。茶的魅力长盛不衰。当跨入一个新世纪时,让我们追溯历史,综观几千年中华茶业的发展的历程;放眼现代,浏览丰富多彩的中华茶类和品饮方式。

第六名
书名:《品茶馆*潮州工夫茶》
版别: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书号:ISBN 7–5019–5098–9/TS·2939
作者:陈香白 陈叔麟著 蒋一谈总策划
定价:28.00
出版日期: 200509
内容简介
“潮州工夫茶”是指流传并保存于中心区域潮州及其周边地方的中国工夫茶。清代俞蛟《梦厂杂著·工夫茶》载:“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可知工夫茶艺早在盛唐之时便已正式形成。今之潮州工夫茶实乃中国工夫茶的最古老型种遗存,是古代工夫茶的“活化石”,是《茶经》工夫茶艺的延伸,是现代中国茶道之源。我们认定:中国工夫茶、潮州工夫茶、中国茶道,实质是三位一体。本书讲述了:潮州工夫茶之史、潮州工夫茶之茶、潮州工夫茶之器、潮州工夫茶之艺、潮州工夫茶之道。

并列第六名
名称:《乌龙茶经典茶艺》(超百科)(电子版)
版别:中国人民解放军音像出版社
版号:ISRC CN-A57-03-0053-0/V.G7(03)
作者:王琼主讲
定价:15.00
内容简介
乌龙茶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有大红袍、凤凰水仙、铁观音、白毫乌龙和冻顶乌龙等名品。
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它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味甘鲜,同时具有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的药用价值,是四季皆宜的佳品。

第七名
名称:《红茶普洱经典茶艺》(电子版)
版别:中国人民解放军音像出版社
版号:ISRC CN-A57-03-0053-0/V.G7(02)
作者:王琼主讲
定价:15.00
内容简介
泡杯好红茶。红茶:较具代表性的红茶有武夷山的正山小种、云南滇红、安徽祁红、杭州九曲红梅等。红茶香气高爽,滋味甘和,且调配性好,可清饮,更适合调饮,形成不同风格的调味红茶。
黑茶普洱茶艺。黑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较具代表性的有云南饼茶、橙子普洱、普洱沱茶、陈年普洱和普洱散茶等。黑茶以粗老茶为原料,香气浓重,滋味醇和,兼具降血脂、降血压及美容瘦身之功效。

第八名
名称:《绿茶花茶经典茶艺》(电子版)
版别:中国人民解放军音像出版社
版号:ISRC CN-A57-03-0053-0/V.G7(01)
作者:王琼主讲
定价:15.00
内容简介
花茶茶艺。花茶:以绿茶、红茶、乌龙茶茶胚及可食用、能散发香味的鲜花为原料精制而成。较有代表性的花茶有针王花茶、绣球、出水芙蓉和雪芽等。花茶集茶味与花香于一体,花汤入口绵软。留香持久,令人心旷神怡。本片教您如何根据茶坯品种、茶叶的条型及细嫩程度来选择最适合的冲泡方法。
绿茶茶艺。经茶:是目前最受推崇的健康饮品。有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君山银针等名品,具有汤清、叶绿,滋味鲜爽的特点。

第九名
书名:《中国白茶》
版别:厦门大学出版社
书号: ISBN 7–5615–2506–0/S·39
作者:袁弟顺编著
定价:32.00
出版日期:200609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袁弟顺老师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农产品品质学专家郑金贵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为了本书的出版,导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提供了许多极其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本书包含了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的部分内容,并收集了国内外有关白茶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十章,分别介绍了白茶的历史、栽培、采摘与鲜叶、初制加工技术、精制与深加工、品质化学、品质检验与调控、保健品质、有机白茶生产技术以及白茶的文学艺术等,并附白茶图谱等彩图77张以及福建省地方标准——白茶标准综合体。本书应该是目前国内外有关传统白茶的较为系统的论著。

第十名
书名:《品茶图鉴》(豪华装)
版别: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书号:ISBN 987–7–5057–2247–7
作者:陈宗憨 俞永明 梁国彪 周智修著(台)
定价:88.00
出版日期:200801
内容简介
214种茶叶、茶汤、叶底原色图片。提升您的生活品质,促进您的身心健康。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是茶文化的故乡。中华民族最早发现、栽培、加工和品饮茶叶。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中,茶不仅是解渴的饮料,更是生活文化中精致风雅的一部分。
“寒夜客来茶当酒”,以茶会友,客来敬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节。“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更是中华民族家庭生活开门七件事之一。如今,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种茶,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民饮茶,茶已经遍及全世界,尽管饮茶习俗各国情和文化特征而有所差异,但源自中华。
在漫长的历史中,茶由药用变为饮用,由粗放煎饮发展为细斟慢啜的品饮艺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茶的研究由茶叶的外观深入到茶叶的内质,从单纯味觉的享受发展为内含成分的利用。茶的魅力长盛不衰。当跨入一个新世纪时,让我们追溯历史,综观几千年中华茶业的发展的历程;放眼现代,浏览丰富多彩的中华茶类和品饮方式。
本书包括了种茶叶、茶汤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叶底原色图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教您识茶、泡茶、饮茶、品茶,领您走进茶叶的世界。 希望通过本书可以丰富您的茶叶知识,提升您的生活品质,促进您的身心健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士生导师,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曾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和中华农业科教贡献奖。获全国农业环保先进工作者、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两次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个人称号。在国内外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120余篇。

并列第十名
书名:《茶叶审评师:初级》(1+X职业·技术职业资格培训教材)
版别: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书号: ISBN 987–7–5045–6472–6
作者:刘启贵主编
定价:16.00
出版日期:200711
内容简介
本教材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依据上海1+X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细目——茶叶审评师(国家职业资格五级)组织编写。本教材从强化培养操作技能,掌握一门实用技术的角度出发,较好地体现了本职业当前最新的实用知识与操作技术,对于提高从业人员基本素质,掌握初级茶叶审评师的核心知识与技能有直接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职业道德、茶叶基础知识、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茶叶审评等。为了便于读者掌握本教材的重点内容,教材每单元后附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书后附有知识考核模拟试卷和技能考核模拟试卷及答案,用于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
本教材可作为茶叶审评师(国家职业资格五级)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教材,也可供全国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以及本职业从业人员参加岗位培训、就业培训使用。

注:此排行榜由《茶书网》中国区提供
此排行榜仅代表《茶书网》中国区23个茶文化产品销售点的销售量
茶书网中国区总部:中国爱心基地(北京•怀柔•汇龙山庄)
客服:010-819645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