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GDZPS0660
“茶”,作为一种亲和力极强的民俗礼仪,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它上达国家间的外交礼仪,下到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大众风俗。随着岁月的流逝,各种饮茶习俗也世代相传,生生不息。它们既有宫廷的华章和庙堂的雅乐,更有民间的山歌和乡郊的野曲;既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又富含清丽的时代气息,熔民风、民情、民生于一炉。千百年来,茶美化生活,雅俗共赏,自始至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生相伴;客来敬茶,以茶待客,也就成为中国这个东方礼仪之邦最普及也最具平民性的日常生活礼仪和风尚习俗。
本书所要探讨的,正是有关太湖周边地区茶叶的种植、炒制、品饮,以及以茶为礼、以茶会友、以茶待客和以茶为市、以茶为肴,甚至以茶为“贡”的各种风尚习俗。作者对太湖周边的茶乡、茶区、茶园,作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田野调查。调查所得为本书的撰写提供了有益的素材。古往今来,太湖地区一直是我国文化发达的地区。太湖茶文化,作为吴地文化和中华茶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样源远流长。 本书所要探讨的,正是有关太湖周边地区茶叶的种植、炒制、品饮,以及以茶为礼、以茶会友、以茶待客和以茶为市、以茶为肴,甚至以茶为“贡”的各种风尚习俗。
目录
一、世代传承的茶风茶俗——太湖悠久的茗饮之风
1. 太湖茶史茶俗寻踪
2. 吴地饮茶之风盛行
3. 一代茶圣的隐居地
二、名茶的清香 名泉的清流——太湖名茶名泉
1. 精茗蕴香借水而发
2. 幽香四溢的太湖名茶
3. 芬芳甘洌的太湖名泉
三、生态种植精炒制 茶农祈神保丰收——种植与采制中的茶俗
1. 生态植茶与祈祷神灵护佑
2. 洞庭碧螺春的采摘炒制习俗
3. 顾渚紫笋茶的采制与递贡习俗
四、庙堂礼佛飘茶香 茶禅一味吃茶去——茶与宗教
1. 庙堂上茶“礼佛”
2. 参禅品茗的“径山茶宴”
3. 吴茶东渐焚香伴茗
五、茶礼为婚不移本 迎娶佳人茗香浓——茶与婚礼
1. 议亲订婚中的“茶礼”
2. 结婚生育中的“茶礼”
3. 江南婚庆“茶担”
六、以茶为祭的膜拜 敬祖祈神的虔诚——茶与祭祀
1. 以茶敬神
2. 以茶祭祖
3. 以茶举丧
七、清丽韵致 乡情浓郁——具田野清香的太湖风味茶俗
1. 太湖地区的“元宝茶”
2. 乌镇和南浔的“熏豆茶”
3. 湖州的“三道茶”
4. 苏州的“花茶”
5. 德清莫干山的“笋豆茶”
八、一样的饮茶 别样的哲理——具特定内涵的太湖饮茶习俗1. 太湖地区的“七家茶”
2. 江南水乡“吃讲茶”
3. 昆山周庄的“阿婆茶”
4. 湖州德清的“打茶会”
九、茶成拜表贡天子 传奏阳羡紫笋来——太湖茶贡习俗与传说
1. 宜兴阳羡“茶贡”习俗
2. 莫干山“狮峰贡茶”的传说
十、茶行茶栈茶中市 收茶焙茶卖茶忙——太湖茶业习俗
1. 苏州阊门茶行茶市
2. 德清上柏茶行茶市
十一、提壶斟茶满堂跑 四方宾至品香茗——太湖城市茶馆习俗
1. 无锡茶馆
2. 苏州茶馆
3. 嘉善茶馆
4. 湖州茶馆
十二、晨曦初露乡农至 烟雾氤氲吃茶忙——太湖乡镇茶馆习俗
1. 桐乡乌镇茶馆
2. 吴江震泽镇茶馆
3. 德清二都镇茶馆
4. 吴县东山镇茶馆
十三、洽谈交易买卖盛 茶馆茶楼茶会兴——太湖行业茶会习俗
1. 无锡城的“米市茶会”
2. 宜兴城的“菜市茶会”
3. 苏州城的“蚕茧茶会”
十四、佳茗入菜融至味 茶宴茶筵韵更浓——以茶为食的习俗
1. 苏帮茶点
2. 善帮茶点
3. 无锡“仁号”茶食炒货
4. 茶菜
5. 茶宴
6. 茶筵
参考图文资料
阎立,现任省政协副主席,常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男,1961年3月生,汉族,辽宁本溪人,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高级工程师,198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79.09—1984.0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无线电技术专业学习;1984.08—1987.09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器件工艺研究实习员(其间:1986.07—1987.07中央讲师团山东分团教师);1987.09—1995.01 电子工业部第十四研究所地面部微波发射助理工程师、工程师;1995.01—1995.03 电子工业部第十四研究所地面部微波发射高级工程师;1995.03—1996.09 电子工业部第十四研究所所长助理兼办公室副主任;1996.09—1997.03 电子工业部第十四研究所所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1997.03—1999.12 电子工业部第十四研究所副所长;1999.12—2000.05 信息产业部第十四研究所副所长;2000.05—2004.11 省信息产业厅厅长、党组书记(其间:2002.03—2003.03挂职任中国三峡总公司办公室副主任);2004.11—2005.01 苏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05.01—2012.02 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其间:2007.03—2008.01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2002.09—2008.07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12.02—2012.06 常州市委书记;2012.06—2017.02 常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17.02起 省政协副主席,常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的十八大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三届省委委员,省十二届人大代表,省十一届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