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最全的茶文化书店
联系我们 关闭音乐 加为收藏

首页>产品信息>茶书网:《从近代中西方文献探源武夷茶:全二册》的商品信息

茶书网:《从近代中西方文献探源武夷茶:全二册》

查看大图

书  名:茶书网:《从近代中西方文献探源武夷茶:全二册》
产品状态:上架
版  别: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  者:武夷山市茶叶学会 武夷茶文化研究院主编 虞淑贞 邵长泉译 邵长泉 刘国英注
书  号:ISBN 9787533571269
定  价:108元  会员价:107元  VIP价:107
出版日期:202311
评  分:评论等级  共有57位网友参与打分
游览次数:634
所属类别:茶文化书刊>A.文化类
立即购买

茶书网:《从近代中西方文献探源武夷茶:全二册》 的简介:

   编号:GDZPS11387

   如果说《岩韵:武夷岩茶人文地理》通过重构岩韵的认知体系,直面武夷岩茶,还原了“茶还是茶”的本来面目,这套《从近代中西方文献探源武夷茶》则反其道而行,通过再现历史,探寻近代武夷茶海内外传播、影响世界的草蛇灰线,以求重塑茶文化史观。茶文化历史研究不能孤证单行,也不能凭空演绎,《从近代中西方文献探源武夷茶》以古今、中西互鉴的方式,使层层迷雾下的伏脉显现,历史的真相昭然若揭。本书由武夷山市茶叶学会与武夷茶文化研究院共同主编,从选题策划到翻译、校注,历时五年终于成书,与读者见面。对民国文献《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1943年)进行今注,使之超越时代的藩篱,重焕经典的光辉,带领读者重温动荡时期茶学先辈的科学探索精神与复兴武夷茶的恳切希望,再现民国时期武夷茶区的风土人情。

该书上册翻译难度很高,几篇英文文献尤其是《中国茶叶种植与加工》这篇对于研究武夷茶近代史极为重要,而涉及的知识面又非常广,包含了茶文化、历史、地理、农学、物理、化学、生物、经济学等方面,还有诸多方言混杂其中,另有长度单位,货币单位等古今中外差异的不同而造成一些阅读障碍,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虞老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阅了大量资料,反复推敲,与武夷茶文化研究院的邵长泉老师、柳迪老师等学者再三讨论斟酌译文的正确性,并由邵老师找了相关茶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从上卷中,可以看到英国政商两界对中国“武夷茶”的执著,为此,他们为这些“探险家”们提供各种赞助。他们那种对日常工作的记录精神,连与茶工日常对话都能够记录的非常仔细,可正是这样细致而又平凡的日常随笔,最终使英国在印度种茶取得了成功。因此也希望能唤起大家的深思和对于中国茶学更加深入地研究。

[上卷]

一场蓄谋已久、计划周密的盗茶接力

辑录、翻译了四篇发表于鸦片战争前后的西方文献

- G.J.戈登的《茶山者察备忘录》(1835)

-爱徳温·史蒂文斯的《武夷山探险》(1835)

 -C.A,布魯斯的《乌茶制作方法》(1838)

-塞缪尔·鲍尔的《中国茶叶种植与生产概况》(1848)

四篇著述构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还原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窥探、窃取、研究、仿制武夷茶的全过程,再现了17-19世纪武夷茶“一片树叶改变世界”的历史风云。

【下卷]

一片树叶所承载的理性、温情与民族大义

对民国文献《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1943)进行今注,使之超越时代的藩篱,重焕经典的光辉,带领读者重温动荡时期茶学先辈的科学探索精神与复兴武夷茶的恳切希望,再现民国时期武夷茶区的风土人情。

目录

上卷

1.茶山考察备忘录/01

2.武夷山探险/15

3.乌茶制作方法/31

4.中国茶叶种植与生产概况/41

下卷

5.《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今注/283

《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作者林馥泉简介/489

后记/491

原著目录

第一章  概说/288

第一节 一般情形/289

第二节 产茶环境/295

第三节 产茶面积及其分布情形/300

第二章  茶史、茶名及产量/302

第一节 茶史/302

第二节 茶名/310

第三节 产量/315

第三章  生产经营/317

第一节 经营组织/317

第二节 茶厂/319

第三节 茶庄/324

第四章  岩茶之栽培/327

第一节 栽培之品种/328

第二节 繁殖法/344

第三节 栽植/348

第四节 耕耘/355

第五节 客土“填山”/360

第六节 病虫害/363

第五章  岩茶之采制/371

第一节 岩茶在制造上之分类/371

第二节 岩茶制造之人工组织/373

第三节 岩茶采制之程序/375

第四节 制茶厂之构造/376

第五节 岩茶之摘采/378

第六节 初步萎凋/393

第七节 室内萎凋及其发酵/402

第八节 炒青与揉捻/410

第九节 初焙/417

第十节 拣剔1420

第十一节 复焙/423

第十二节 在山装箱/426

第十三节 岩茶之精制/427

第十四节 “洗山”茶/431

第十五节 二春茶/432

第六章  制茶成本/433

第一节 岩茶包价之今昔/434

第二节 包价之计算/435

第三节 精制成本及其他开支/437

第七章  岩茶品评/438

第一节 艺术之品评/438

第二节 科学之审查/440

第八章  岩茶销售概况/445

第一节 岩茶销售之组织系统/445

第二节 岩茶在闽南销售方式/447

第三节 闽南茶商经营概况/448

第四节 过去及现在之运输情形/450

第五节 今后运销上所遭遇之困难/450

第九章  结论/452

第一节 栽培方面/453

第二节 制造方面/455

第三节 组织方面/457

第四节 运销方面/458

附篇/459

一、武夷岩茶年中行事/459

二、记大红袍/464

三、名人咏武夷茶诗/469

四、武夷采茶山歌/483

虞淑贞,(19834月—),女,汉族,籍贯福建省武夷山市,职称为讲师,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旅游英语,武夷学院。

邵长泉,中国社科院茶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武夷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策划协会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创办、主编《问道》茶文化杂志、《幸福生活指南》旅游杂志,对武夷山文化、禅文化、茶文化有深入了解,曾策划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节、海峡两岸茶文化陆羽奖、第四届世界禅茶大会暨太姥山国际禅茶文化节等活动,是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研究会、武夷山万里茶道文化研究会、世界禅茶文化论坛的发起人,策划撰写了《扣冰古佛传》、《诗心与佛性》、《禅释武夷山》等武夷文化书籍。

刘国英 汉族 1967年出生于福建省武夷山市;祖籍 浙江省龙泉市, 现任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武夷山市岩上茶科所所长;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中国制茶大师。

网友评论 欢迎您对商品进行评论,表明您对此商品的感觉。

发表您的评论:

姓  名:
标  题:
评  级:
正  文:
 
欢迎光临茶书网!!
扫描二维码加入茶书网官方微信平台扫描图片加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