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品信息>茶书网:《织天织地: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巴蜀造物)的商品信息
茶书网:《织天织地: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巴蜀造物) 的简介:
编号:GDZPS114934
火草织布是傈僳族保留至今的古老纺织技艺,是傈僳族群众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体现。该技艺于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本书通过对火草织布技艺文化脉络的梳理,展现了傈僳族整体的人文景观;对原料选材、织造流程、织造工艺等方面的描述,阐释了傈僳族对自然与生命的理解;对造物者的描写,折射了傈僳族对生活的热情与追求;对火草织布技艺发展现状与未来的思考,体现了傈僳族对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坚守。
目录
壹 偶然相遇——麻布与傈僳族火草麻布
一、布与麻布
(一)何为布
(二)何为麻布
二、傈僳族火草麻布
(一)火草与麻的偶遇
(二)火草麻布出现的必然性
(三)火草麻布是文化的象征物
贰 自然天成——火草织布技艺
一、原料选材
(一)火草
(二)火麻
二、织造工具
(一)纺车
(二)线耙
(三)筘
(四)综
(五)蹑
(六)梭子
(七)织布架
三、火草麻布的织布流程
(一)制火草线
(二)绞火草线
(三)制火麻线
(四)织火草麻布
四、火草织布技艺中的生活美学
(一)织布歌曲
(二)织布打跳
(三)织布故事
叁 井然有序——火草织布技艺的传承与坚守
一、一辈子的坚守
(一)情牵火草的伉俪
(二)坚守传统的李从会
(三)守根继承的傈傈族母女
(四)敢为人先的织郎
(五)大众传承者
二、一辈子的相伴
(一)火草麻布衣
(二)火草麻布裙
(三)火草麻布挎包
肆 焕然一新——火草织布的现状及前景
(一)保护与开发状况
(二)传承与发展走向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吴雪娟,硕士,高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工艺与创新性研究、视觉传达设计。
徐文渊,硕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民族史、区域史、交通史。
贾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收集撰写的多篇故事、歌谣收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民间歌谣集成》等。
网友评论 欢迎您对商品进行评论,表明您对此商品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