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最全的茶文化书店
联系我们 关闭音乐 加为收藏

首页>产品信息>茶书网:《武夷茶说》的商品信息

茶书网:《武夷茶说》

查看大图

书  名:茶书网:《武夷茶说》
产品状态: 缺货
版  别:福建人民出版社
作  者:黄贤庚著
书  号:ISBN 9787211058808
定  价:30元  会员价:29元  VIP价:29
出版日期:200903
评  分:评论等级  共有182位网友参与打分
游览次数:1532
所属类别:茶文化书刊>A.文化类

茶书网:《武夷茶说》 的简介:

    编号:GDZPS2891
    《武夷茶说》将引领你去追溯武夷茶的历史渊源,探究武夷茶的优异品质,领悟武夷茶品饮的艺术,还将为你提供有关武夷茶的旧事、奇谈、趣闻。同时,也将会使你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贤庚对武夷文化所饱含的痴爱之情。武夷茶文化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夷茶文化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武夷茶文化是博大精深的。虽然对武夷茶文化已有近二十年的研究活动,但仍然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我期待贤庚在茶文化研究上有更多的建树,也呼吁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武夷茶文化研究的行列,为弘扬茶文化,振兴国饮业呐喊。
目录
概述 (001)    
一、历史渊源的追溯 (001)
汉代已有传说 (003)
唐代见诸文字记载 (005)
宋代处于兴盛 (008)
元代被钦定为贡品 (011)
明代改制炒青绿茶 (014)
清代初年乌龙茶制作工艺形成 (015)
曲五民国间武夷山成为全国茶叶研究中心 (023)
新中国时期武夷茶的恢复和崛起 (026)
二、优异品质的探究 (031)
独特的自然环境 (033)
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 (034)
当今的机械制法 (044)
适宜的优良品种 (051)
历代茶名及分类 (055)
单丛、名丛、花名的选育及命名 (058)
岩茶的感官审评 (064)
三、品饮艺术的展示 (067)
唐代的煮茶 (069)
宋代的斗茶和分茶 (069)
元代基本保留前朝品茶习俗 (072)
明代时兴泡饮散茶 (072)
清代品赏功夫茶 (075)
当代多彩的品茶艺术 (078)
岩茶的品饮与鉴赏 (083)
岩茶的保健功能 (087)
四、疑异观点的讨论 (091)
乌龙茶源于武夷山的考证 (093)
武夷岩茶“岩韵”的探讨 (104)
乌龙茶与红茶孰先孰后之浅见 (112)
陆羽曾到武夷山 (123)
编撰“武夷茶艺”的感想 (127)
“功夫茶”与“工夫茶”的区别 (130)
“丛”字与“枞”字不可通用 (132)
五、岩茶旧事的钩沉 (135)
因茶富有的茶客 (137)
刻薄善算的包头 (140)
左右为难的带山 (143)
辛苦可怜的采茶工 (145)
受人尊敬的青师傅 (147)
善于把火的焙师傅 (150)
起早摸黑的“煮饭仙” (152)
眼明手快的拣茶女 (155)
精于审评的陈书省 (157)
著名茶师姚月明 (160)
外派传艺的老喜公 (163)
采过“茶王”的释莲枝 (166)
武夷茶神杨太伯 (169)
武夷摩崖石刻中的茶文化 (172)
《乔家大院》与武夷茶(177)
连横点评武夷茶 (181)
喜爱武夷茶的崇安知县 (182)
《茶叶全书》中的武夷茶 (185)
吴觉农在武夷山 (191)
六、风雅茶韵的杂记(195)
张天福的三段武夷情缘 (197)
大红袍赋 (199)
赏茶山水间 (201)
历届武夷岩茶节回眸 (203)
举办国际无我茶会 (206)
举办和参与各种茶事 (207)
拜访张天福 (210)
我和岩茶结伴行 (214)
主要参考书目及资料 (218)
编后小记 (220)
    黄贤庚,武夷山知名老茶人的后代,对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历史沿革深有研究。作为一个文化人,他对茶文化的研究,一直是那样的用心,一直是那样的执着,一直是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武夷奇茗》《佳茗飘香》《武夷茶说》等专著,参与了《世界遗产武夷山》的编写,发表了茶论文数十篇。更突出的贡献是“武夷茶艺”的出炉,是黄贤庚深入民间收集大量的资料,苦心思索,与业内专家前辈反复研究创造出来的。如今,“武夷茶艺”仍然是武夷山市艺术团茶歌舞表演中的保留节目。作者退休后亲自种茶、制茶,保留了很多传统的种茶制茶工艺,并创有武夷山知名茶品牌——“老喜公”。

网友评论 欢迎您对商品进行评论,表明您对此商品的感觉。

发表您的评论:

姓  名:
标  题:
评  级:
正  文:
 
欢迎光临茶书网!!
扫描二维码加入茶书网官方微信平台扫描图片加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