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
编号:GDZPS7406
书名:《正心茶道》
版别:中国人文科学出版社
作者:李晨辉主编
书号:ISBN 9789887830726
定价:49.80
出版日期:201709
内容简介
本书由茶道养生高级课程教材整理而来,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介绍茶道养生的源流和基本要点,以及茶道养生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适合大众阅读。第二、三、四章主要介绍的是茶道养生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有志于从事茶道养生事业者可以认真研读,其他茶行业朋友和普通爱好者可以选择性的阅读。第五章主要介绍茶道养生工作体系以及开展工作的基本要领,建议从事茶专业的朋友,寻找与自己相关的部分进行阅读。第六、七章主要介绍的是日常饮茶养生方法和身体出现亚健康时具体调养方法,欢迎感兴趣的读者查阅。因本书理论体系上下连贯,仅仅查看使用部分的朋友,对有些茶道养生内容和方法会感觉难以理解,可以先不考虑原理,直接按照要求饮茶养生即可,相信纯正的茶叶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
李晨辉,资深茶人,从事茶行业多年,对茶文化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解。
第二名
编号:GDZPS8193
书名:《广西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
版别:中国工商出版社
作者:马士成 杨麦著 《广西地理标志产品》丛书编委会编
书号:ISBN 9787520900447
定价:38.00
出版日期:201907
内容简介
本书对六堡茶的养生保健功效进行了系统化的科学论述,是目前首部针对六堡茶养生保健功效研究的专著。既填补了该研究领域专业书籍的出版空白,更是对六堡茶养生保健功效的系统梳理和总结,有利于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六堡茶的养生保健功效。该书分为五个章节,从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医药学两个方面,分别对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六堡茶养生保健功效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论述。同时,还从茶叶生物化学的角度,分别对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六堡茶的内含物质构成及转化、茶叶香气类型、品质成分鉴定等方面进行系统化整理解构。还收录了关于六堡茶养生保健的传统古方和膳食菜单,是对现代医药学体系下六堡茶保健功效分析的有益补充,体现了“药食同源”传统理念的有机融合。此书由梧州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院长马士成,梧州日报社、西江都市报编辑杨麦,历经两年的时间撰写和修订而成。
马士成,茶学博士,2012年毕业于著名茶学国家重点学科浙江大学茶学系,师从著名茶学家、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博导梁月荣教授。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技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制修订国家及省级六堡茶系列标准多项。曾先后任职或考察浙江、云南、湖南、广东等知名茶区,遍访名山,问茶论道。现任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院长、广西六堡茶标准化技术委员副主任委员。
杨麦,梧州日报编辑,广西六堡茶感官审评与鉴定专家库专家,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史学、文学、茶学研究,涉猎甚广,在中医药、戏曲、饮食、书画艺术研究等方面有较深造诣。曾组织开展“茶船古道"大型历史文化挖掘项目,带领专业团队完成的六堡茶"茶船古道"海内外线路的调查考证,在业界引起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为“茶船古道"文化符号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第三名
编号:GDZPS7741
书名:《万里茶道汉口画册》
版别:武汉出版社
作者:[俄]伊万•索科洛夫著 黄敬东编译 李皖编校
书号:ISBN 9787558212130
定价:198.00
出版日期:201901
内容简介
俄罗斯历史学家伊万•索科洛夫多年来搜集了数以千计的万里茶道文物及其图片,本书为其“纸上博物馆”。全书以图片集形式,以汉口“东方茶港”的历史地位为线索,汇集了茶道两万里、三百年的旧址照片、文物文书、茶具票据、广告卡片、茶盒包装、杂货杂物等。它们一度在漫长的光阴里,陆陆续续撒落在汉口至圣彼得堡的西行大道上,捡拾起来,或有历史的幽微和万象的反光,如17至20世纪欧亚社会生活的大观园、万花筒。
几百张旧影像,多是首次见诸世间,可能是探究欧亚大陆三百年生活史、风尚史、工艺史、艺术史、东西方影响史的材料库。但需要特别提醒诸位茶友,入手需谨慎:此书最合适的主人,是探求者而不是享受者。这个材料库,更像是王道士无意中打开的敦煌藏经洞,那些纸片本无高尚用心,只是历史的字纸篓,虽然有历史的诸多细节和各种意想不到,却并非可以自显,需要研究方能发现。
伊万•索科洛夫,俄罗斯历史学家,历史学副博士,在万里茶道中国学人口碑中有“俄罗斯万里茶道研究第一人”之称,专注于17-20世纪俄罗斯国际贸易研究,尤长于这一时期的俄罗斯市场、企业、商人与商业运输线路研究。
李皖,高级编辑,长江日报记者,曾任武汉晚报、武汉晨报总编辑,“重走中俄万里茶道”的发起者、组织者与领队,带着20余人的团队完成了从武夷山万里茶道最南端一直到最北端圣彼得堡的重走,全程驾车穿越中蒙俄三国,行程1.4万公里,考察沿途茶叶贸易历史及其风情。报人生涯之外,亦为乐评家、学者,《读书》杂志专栏作家。本书为其所获 “黄鹤英才文化计划”资助项目之一。
黄敬东,俄文翻译,“重走中俄万里茶道”随行翻译,曾在俄罗斯生活八年。
第四名
编号:GDZPS11396
书名:《茶器典:玉成窑》(宁波茶通典)
版别: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张生著 姚国坤总主编 宁波茶文化促进会组编
书号:ISBN 9787109312111
定价:88.00
出版日期:202312
内容简介
玉成窑文人紫砂自清末以来,经年的参考文献稀少,远不及后人对“曼生壶”的关注与研究。但玉成窑存世古器的品类众多,形制文气安静,其美而雅的气质及展现出的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早已引起藏家和紫砂专家的极大关注。本书将文人紫砂的历史,以及文人紫砂的代表玉成窑及玉成窑的工艺特色、鉴赏、传承等进行了介绍,并配有大量精美图片。
张生,字子泉,玉成窑紫砂制作技艺传承人、玉成窑商标持有人、玉成窑文化研究院院长、宁波茶文化博物院院长、玉成窑文人紫砂古器收藏鉴赏家。为了传承玉成窑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购遗珠,将一件件玉成窑存世古器请回其故土,长期专注于文人紫砂的研究考论与摹古创作,并在月湖之畔的宁波茶文化博物院和江北老外滩玉成窑非遗传承基地,以玉成窑学术研究结合技艺传承等形式广邀贤士与同好友朋,采听先业成就雅事。“张生品定”玉成窑摹古作品深受业界喜爱,其为“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65位诺贝尔等奖获得者和我国30位两院院士亲力创作的“国饮礼器”获评极高。
姚国坤,浙江余姚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茶行业终身成就奖”“国际茶文化杰出贡献茶人”“中华杰出茶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赴马里共和国担任农业发展部茶叶技术顾问;赴巴基斯坦考察和组建国家茶叶实验中心;多次赴美国、日本、韩国、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茶文化讲授。2003年,参与组建全国个应用茶文化专业(树人大学内)并任系主任;2005年,筹建全国所茶文化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内)并任副院长。1991年出版全国本以茶文化冠名的专著《中国茶文化》,2004年主编全国套茶文化专业试用教材,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出版茶及茶文化著作80余部。先后4次获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并取得6项科技成果。
宁波茶文化促进会成立于2003年8月,以弘扬茶文化、提升茶产业,发展茶经济为宗旨,按照章程规定,开展各种有益活动。该会成员有热爱茶文化事业的领导干部,文化名人、科技人员和茶业经营、茶业生产代表人员,共有团体会员50个,个人会员144人,并聘请国内外著名人士和专家分别为名誉会长及顾问。几年来,在广泛开展茶文化活动中,健全和扩大了组织。宁波茶文化促进会下属组织现有宁波茶文化书画院、宁波茶叶流通专委会,宁波白茶研究会,宁波茶文化博物院。
第五名
编号:GDZPS11054
书名:《喝茶问祖》
版别: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鞠肖男著
书号:ISBN 9787515367798
定价:89.00
出版日期:202307
内容简介
爱好喝茶的人很多,但是因为爱茶而对茶进行深入研究的人却不多。本书作者鞠肖男从一个茶的门外汉到因为茶挽救了性命,从此一头扎进茶行业,深入茶叶生长的各个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查阅古代典籍追踪喝茶制茶的源流,考证茶树的迁徙演变史,探索制茶的工艺流变,终将整个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清晰地呈现出来。让读者在了解中国茶历史的同时,对什么是好茶,如何泡出一杯好茶,有 加清晰的认知。
鞠肖男,文物收藏家,茶人。文物收藏家:从事海外重要中国文物回流工作,为保利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龙门石窟研究院、 、 博物馆提供藏品。 茶人:2009 年起开始探茶山,拜名师,十几年专注研究茶。致力于寻找茶的发源地,究竟茶的根本性问题。论证明确了茶的发源地,形成了认识茶的新体系。
第六名
编号:GDZPS9920
书名:《从六大茶山到紫禁城:清代普洱贡茶研究》
版别:故宫出版社
作者:万秀峰 周郑斌著
书号:ISBN 9787513414401
定价:168.00
出版日期:202110
内容简介
清朝皇帝来自游牧民族,偏好荤食,且家族有高血压遗传史,在农耕地带生活,饮食不节易生疾病,所以特别青睐普洱茶。据档案记载,光绪时“皇上用普洱茶,每日用一两五钱,一个月共用二斤十三两,一年共用普洱茶三十三斤十二两”,一年喝33斤多,还不算“一年陆续漱口用普洱茶十一两”,这个量也实在惊人。
不过,在喝普洱茶的同时,清宫也依然喝六安茶,要求地方每年进贡400袋(每袋1斤12两),但入不敷出,不得不节约使用。乾隆元年(1736年),甚至索贡多达700袋。令人怀疑:皇家人口不多,为何要喝这么多绿茶?其实原因不复杂,除了喝之外,还要用于赏赐和祭祀。清宫在祭祀中需烧一种叫“乌卜藏”的香,其中含沉香、白檀香、柏木香等,此外要加入武夷茶、六安茶等,多少好茶就这么被白白烧掉了。
万秀峰,男,汉族,1982年生,山东临沂人,200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同年进入故宫博物院从事宫廷生活文物的保管、陈列和研究工作,现为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宫廷茶文化、香文化、娱乐文化等。先后出版《清代贡茶研究》《皇帝的小玩具》等著作,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
周郑斌,教育学士学位,“王子和山”联合创始人,深圳市春三月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期致力于普洱贡茶文化的研究,对普洱贡茶的生态环境、发展历史、制作工艺等拥有丰富的、独到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致力于普洱贡茶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第七名
编号:GDZPS3469
书名:《云南普洱茶化学》
版别:云南科技出版社
作者:龚加顺 周红杰编著
书号:ISBN 9787541641572
定价:98.00
出版日期:201110
内容简介
该专著是周红杰教授和龚加顺教授带领团队成员10余年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总结,同时也囊括了国际、国内普洱茶研究的最新成果。该专著提示了普洱茶茶原料、加工、储藏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变化与品质形成机理;阐述了普洱茶特征成分的化学组成、结构特征、光谱学特性、生理功能及这些特征成分对普洱茶品质的重要贡献;阐明了主要成分与普洱茶品质的关系,提出普洱茶品质评判的标准。该书还在普洱茶风味化学、普洱茶安全性、普洱茶保健功能及其物质基础、普洱茶功能性成分提取方法与应用以及普洱茶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龚加顺,1971年生,云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中国茶叶学会会员、普洱茶协会会员、中国魔芊协会理事、云南省营养学会理事。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加国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重点基金等5项,其他项目8项申请专利16项,授权8项。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第十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伍达观“优秀教师”奖。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参编《食品物流学》、《功能性葡甘聚糖的设计与开发》、《云南普洱茶》、《普洱茶保健功效科学揭秘》、《普洱茶健康之道》、《魔芋学》、《云茶大典》等专著及教材7部。
周红杰,1962年生,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云南普洱茶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际茶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普洱茶国际评鉴委员会副秘书长、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国际标准化领域专家,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云南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等15项。发表论文80余篇,获专利24项,构建了普洱茶核心加工技术知识产权体系和标准体系;研发了可控普洱茶发酵设备和车间,促进企业提质增效;结合研究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普洱茶科学养生理论。主编撰写《云南普洱茶》、《云南名茶》、《普洱茶健康之道》、《普洱茶加工技术》、《云南茶叶冲泡技艺》等专著10部。《云南普洱茶》、《云南名茶》被全国书刊发行协会评为“科技类优秀畅销书”,其中,《云南普洱茶》一书重印22次,累计发行12万余册并以繁体、韩文出版,成为普洱茶科学发展的里程碑。从事茶学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来,先后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中国茶叶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教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获“首届学名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首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茶马奖’,首届中华茶商大会“全国弘扬茶文化突出贡献奖”等奖励25项。
第八名
编号:GDZPS10738
书名:《茶席美学清谈》
版别:四川文艺出版社
作者:白舒臣著
书号:ISBN 9787541165375
定价:158.00
出版日期:202212
内容简介
《茶席美学清谈》图文并茂,其分茶人风范、茶席美学、茶席设计、茶席色彩、茶席诗话、茶会六个章节,既有对茶人衣、妆、饰的基本要求,茶人应秉持的心境(平等心、敬畏心),茶席设计的功能学、礼学、美学以及色彩要求,更多的是通过一个个案例和故事来讲述茶人自我身心修炼的要义。尤其是第五章 “一席一人,一生一逢”,舒臣为项羽、卓文君、王维、陆羽、李清照、仓央嘉措、杜甫、苏轼八位古代人物撰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体传记,又为他们每个人精心设计了一座茶席,每一茶席暗合此人性情、志趣和命运。每一茶席就是一个人生的舞合,历史的舞合。当代作家宓月老师评价“这是一本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撰写的茶道之书、人生之书、历史之书、美学之书”。不论是喜欢摄影、茶道,还是喜欢茶席设计,喜欢散文随笔,都能在书中找到共鸣。
白舒臣,厦门人。台湾季野会心茶道大陆首批行茶师、讲师。国家一级茶艺技师 国家一级评茶技师,厦门【予舍】空间主理人。自小随父喝茶,喜史诗好文词,近十年系统师承茶花双修,发愿借一杯茶汤管中窥豹,与更多人分享古人唯美的生活智慧。
第九名
编号:GDZPS6903
书名:《一本书读懂中国茶》
版别: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陈龙主编
书号:ISBN 9787121313660
定价:49.90
出版日期:201708
内容简介
咖啡、饮料、奶茶……任何一种饮品都无法取代茶的地位,从古至今,饮茶风尚一直都在传承着,从未间断。中国是名副其实的茶的故乡,茶从这里起源,走向世界。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黄茶、白茶,在中国的四大茶叶产区,人们孜孜不倦地将茶之事业发扬光大。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而这浩瀚的茶文化殿堂,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爱好者,本书从茶的历史、种植采摘环境、茶的冲泡技巧等讲起,列举了知名茶品,详细介绍了茶品特点,以便更好认知。不管是新手,还是资深茶友,都能找到自己的所求所好。针对每一种茶品,有真实的图片拍摄,分别有干茶、茶汤、叶底的展示。参考价格、正宗产地,让您在选购的时候能够正确判断。爱茶就要懂茶,本书可以让您读懂茶文化,了解中国茶。
本书由著名茶人陈龙主编,书中首先从为什么喝茶说起,再说冲茶喝茶,再去了解各种茶的品种,随后才是茶的种植、加工、选购、存储,以及茶具、水、茶仪、茶史等用具与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 总之,本书是想让不懂茶的年轻人开始了解茶,并喜欢上茶、爱上茶,一本书就能找到自己想知道的品茶秘籍。2019年被评为全国老年人推荐的优秀出版物!
陈龙,高级评茶员,高级茶艺师,出生于中国茶叶一镇——安溪县感德镇,曾任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茶》制片人、《劳动午报•茶业品牌》副主编、《中国法治杂志》记者;感德茶品牌创始人、“茶书网”创办人;现为感德真品茶业机构总策划、“茶书网”主笔、茶浓书香(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北京中华茶艺协会马连道联络处负责人。
茶书网是目前全国最大最全的茶文化网站。茶书网以继承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为理念,以弘扬茶文化,普及茶知识为宗旨,为求更好的服务于茶业经营者及广大茶文化爱好者。网站不仅经营茶文化产品、茶产品、还为茶文化爱好者提供茶文化书刊音像的订购和闲置茶文化书刊音像的代销服务。目前该网站正在经销的茶文化书刊音像制品已有五千多种,是目前国内茶文化书刊音像制品市场上范围最广、品种最多的服务机构。网站的设立将束长期以来茶人没有自己书店的历史,弥补了茶界的一项空白。
第十名
编号:GDZPS11289
书名:《广西六堡茶加工与品鉴》
版别: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陈栋 刘建明主编 段洁 卢锦燕副主编
书号:ISBN 9787574404434
定价:58.00
出版日期:202307
内容简介
本书以史料考证为依据,简要面系统阐述了六堡茶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客观的划分六堡茶的核心产地,肯定了桂青、苍梧种两大群体都适合加工六堡茶的历史,根据制茶原理和实践经验,编写了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工艺流程和方法。由于六堡茶发酵技艺复杂,受原材料和加工场地环境及设备影响,发酵的时间和温湿度的控制及微生物菌群各异,也是我们常说的看茶做茶,书中一些数据也只是经验数值,仅供参考,不对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主编通过对六堡茶一千多年历史的追溯和复原,对传统制作技艺和创新工艺进行分析,对近代六堡茶工艺和品鉴进行总结归纳,相信这本《广西六堡茶加工与品鉴》不仅可以让您轻松全面的了解六堡茶的前世今生,正本清源,还可以挑逗起你品茗的味蕾,这是一名六堡茶匠人的初心。感谢一直关注与支持此书的单位与个人,感谢中茶公司张均伟、广西茶叶学会黄家琪会长、湖南农业大学陆英教授、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吴华玲研究员、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赵冉博士和梧州学院茶学专业讲师魏诗琴等专家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宝贵意见和资料。
陈栋,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硕士、生态学博士学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学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研究生导师。现任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会长。曾任:广东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处茶叶科长、副处长,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红茶岗位科学家(2007~2015),广东省农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2003-2014),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党组成员、副主任、巡视员(2014-2020),全国和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1995-2015)。在名优红茶,风凰单丛茶丹霞系列白毛茶新品种选育与新产品开发,茶叶加工与审评,黑茶类"越陈越好”品质机理等研究领域,有较深造诣。先后主持省部级多项茶叶科研项目,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主持选育风凰单丛、丹霞系列白(红)茶等新品种6个,主编《现代农业技术实用教程》(22册)、《茶艺与评茶技术》等,参与主编《中国名优茶选集》《中国茶树品种志》《中国茶产品加工》等专著10余部,发表比较有价值的茶叶研究论文30余篇。
刘建明,广西壮族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梧州工匠,六源茶业技术总监,高级制茶技师,评茶师,茶园管理师,高级考评员,六堡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创立了非遗传习所,编写了六堡茶制作技艺教案,参与六堡茶民间斗茶规则制定和部分标准的起草;编写六源企业生产及管理标准,发表六堡茶技术论文2篇,获实用新型专利权一项。担任梧州学院茶学专业特聘教师,受聘为苍梧县中专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专家组成员,被广西标准化协会聘为专家库专家。先后培养弟子3人获县级非遗,培训在校学生、制茶师、评茶员、农民工等国内外茶爱好者近千人,学徒们屡获各项赛事殊荣。在六堡茶传统工艺传承上,恢复六堡茶古法七星灶烘焙工艺和槟榔香的加工技术,特别是对关键技术一木桶堆闷和双蒸工艺掌握得炉火纯青,总结出一套传统与现代工艺完美融合的“刘建明传统工艺六堡茶双蒸工艺改进创新工作法”获市总工会(梧州工匠学院)认定,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有独立自主的生产核心技术,产品屡获历届斗(评)茶等各类大赛奖项共52项。担任多届梧州市、县各级的斗茶、制茶及农民工技能比赛的评委,是一位少有的兼通六堡茶传统和现代工艺的匠人。
注:此排行榜由《茶书网》中国区提供
此排行榜仅代表《茶书网》所属机构销售量
中国区工作站:中国爱心基地(北京•怀柔•汇龙山庄)
北京工作站: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角F3-19号(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客服:010-6343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