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GDZPS7285
人类创世纪以来,便以寻找生命真谛为终极意义,无论东西方,各自都有史诗传世,而那终极的目标也都大多是具像的。在西方,往往以魔镜、指环、圣杯等来自于人自身煅造的器物,而在东方,则往往归结予大自然的物华天宝。仙草便是中国人至高无上的神圣象征物。神农时代,人类已进入新石器的全盛时期,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已渐趋发达,神农则是这一时期先民的集中代表。神农尝百草的神话,流传久远,至今不衰。《史记•补三皇本纪》谓:“神农氏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尝百草,始有医药”。我们的始祖神农,使人与草木之间最初建立了某种神奇的关系,大地生草木,“一岁一枯荣”,却郁郁葱葱,万世芬芳。人类常常把植物与生死永恒相连。中华文明最初的根从大地原野上生长,中华传统文化基于农耕生产,民族情感的源头也就在这里。“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是一株草对于整个人类文明有着“救命之恩”关系的渊薮。仙草不仅是救命的,她也是最美的。屈原赋《离骚》,自此中国文人就有将高洁的品性、人格比之香草美人的传统。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中便有“木石前盟”之说,林黛玉的前身便是绛珠仙草,贾宝玉的前身则是神瑛侍者。仙草前世受了神瑛侍者的浇灌,今生“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要以“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此处的仙草竟是永恒、美好女性的象征了,这是何其高贵的比拟。
唐代医学经典《道藏》中列出了中华九大仙草,铁皮石斛位列仙草之首。这铁皮石斛究竟所为何物?这味仙草有何疗效?有何文化?有何典故?又与谁相共?似乎还有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须一探究竟。这人间仙草所指的不仅是一株植物,还是一位人物。本书的传主俞巧仙,一位浙中山水养育的女儿,她的名字与铁皮石斛这株仙草不可分割。诚如盗得仙草的白素贞那柔弱却又坚强,富有神力又充满人情的气质一般,我们通过以下叙述,能够感觉到俞巧仙和她的仙草,就像终生都饱含激情的恋人一般,生死相依。从义乌大山深处走来的农家女儿俞巧仙,20岁投身商海,白手起家,几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后义乌商业的发展轨迹,从采茶叶、贩皮蛋到开始发展中医药实业,历经艰辛。1997年,俞巧仙创办了义乌市铁皮石斛研究所,开始运用高科技发展企业的创业历程。她组织了十多位专家教授和科研人员,攻克了铁皮石斛大面积人工栽培这一重大难题,2000年组建成立浙江森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十五年的科技创业,是她与仙草的一段奇缘。本书作者潘城,以其年轻而饱满的心灵,诚恳地倾听来自大地与森林深处的声音,由倾听一株神奇植物铁皮石斛的故事开始,深入认识了守候这株仙草的人物俞巧仙,就此记录下了传主继承延续中医药使命,历经艰辛,开创出一番宏伟事业的轨迹以及心灵史。人间仙草,是植物的历史,也是人的历史,在这里,人与草的传奇合二为一,人与草的故事血肉相连,人与草的命运生死相依。那么,就让我们走进这座氤氲着仙草的芬芳、蕴藉着人物的命运、带有着永恒的气质的森山吧!那里风光如画,情节动人,丰富神奇!
目录
前言 一株仙草的口述史——做一名倾听者
第一章 故乡是生命开始的地方——从前尘往事说起
一 金鹁鸪,银鹁鸪,飞来飞去飞义乌
二 奶奶的故事
三 我的父亲母亲
四 我的兄弟姐妹
第二章 盗仙草的女人——铺开一部创业史
一 13岁上山采茶
二 得了个外号“皮蛋仙子”
三 义乌市场的保健品女王
四 鲜为人知的“安旺”
五 企业树起来那几年
六 企业叫“森宇”,品牌叫“森山”
第三章 掀起女强人的一角门帘——谁组成了一个家
一 携手“老叶同志”
二 我的女儿
三 那年我生了一对“双胞胎”
四 温暖的线索
第四章 药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我种成了铁皮石斛
一 非解开这道难题不可
二 森宇的图腾
三 有一棵草为我留在山坡
四 仙草到底有多好
第五章 滋阴派的祖师爷——出了个神医朱丹溪
一 名医轨迹
二 传神的民间故事
三 丹溪学说理论的形成
第六章 要么垮掉要么飞跃——森山是怎样炼成的
一 “226事件”整个行业几乎倒掉
二 科学家和企业家走到一起
三 每个人心中也经历转变
四 百位将军支持我
五 没趴下就飞跃了
第七章 眺望神明的宁静——一座基地在佛堂
一 山水草木的缘法
二 多灾多难后的美丽
第八章 渐渐成为传奇——陈香梅来了
一 香梅识仙草
二 她让我看到了全世界
第九章 另类中国合伙人——生态视阈下的永恒事业
一 境界起来越大
二 森宇的新家
三 一切为了生命
尾声 中国梦 森宇梦——有的山,与梦想有关
后记 凡人灌溉了仙草
潘城,浙江嘉兴人,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执行秘书长,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系副主任,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茶艺专业委员会委员。茶空间设计师、茶艺术策划人、作家。致力于茶文化的文学艺术研究、艺术呈现以及国际传播。出版作品《一千零一夜:故事中的茶文化》《茶书画》《人间仙草》(中央文献出版社)等。曾参与主创大型茶文化舞台艺术呈现《中国茶谣》,执行导演大型茶文化话剧《六羡歌》,参与策划的美国纪录片《中国茶:东方神药》获主项艾美奖。曾赴多国进行茶文化讲学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