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最全的茶文化书店
联系我们 关闭音乐 加为收藏

首页>往期动态>详细信息

“白马岭”茶系列产品蜚声岛内外

日期:2014-05-07                 作者:               来源:海南特区报

        


 


     白马岭,茶园翠绿满山坡,黎苗姑娘采茶忙……茶叶飘香心欢畅……”美丽的五指山脚下有一个现代化的生产加工基地—海南省国营乌石农场岭头茶叶加工厂。凭借白马岭原始生态、山清水秀、云雾环绕的得天独厚的环境,该茶叶加工厂生产的“白马岭”茶系列产品—“白马骏红”享誉岛内外。乌石农场通过扩大茶产业规模、构建“一牌多品”特色的产业新格局等措施,使“白马岭”茶发生蜕变,共同开创了“白马岭”茶叶发展新篇章。

  记者 单正党

  通讯员 陆和 文/图

  “岭头茶厂高香茶班”员工在采茶

  1

  采茶工

  爱上这份工作,一干就是10多年

  乌石农场岭头分场15队采茶工邹明琼说,他从1998年当上采茶工后,一干就是10多年,与茶结下不解之缘的他,早已深深爱上这份工作。“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我做到十年如一日精管细采、爱茶如家。”邹明琼介绍,他曾经历了岭头茶叶的低谷期,见证了茶产业从衰落到兴盛的历史。自原岭头农场重组后,乌石农场领导班子为了重振岭头茶叶产业,将其列为乌石农场的核心产业,全场上下信心百倍,岭头茶迎来了发展史上的第二个春天。

  据了解,邹明琼现在管理的茶园面积达8亩,去年茶园完成茶青产量6177公斤、毛尖130.92公斤,平均亩产788公斤,年收入4.6万元,邹明琼再次被授予“采茶能手”荣誉称号。像邹明琼一样的采茶工还有很多,他们组成了“岭头茶厂高香茶班”。

  2

  茶产业

  扩大规模,提高茶叶产业化水平

  乌石农场岭头茶叶加工厂相关负责人称,该农场不断扩大茶产业规模,提高茶叶产业化水平。首先,在巩固原岭头茶园面积1300多亩的基地上,通过再回收职工自营地200多亩,种植英红1号、云南大叶和毛蟹茶,建设标准化茶园。2012年-2013年完成标准化茶园建设面积500多亩。其次,2012年采取收购茶青的方式,整合加钗茶园800多亩,使“白马岭”茶产业规模达到2600多亩。在管理上,实行“四统一”管理机制,即“统一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化要求作业、统一茶青收购单价、统一加工、统一市场销售结算”。通过整合资源和“四统一”机制,打破了区域界限,构建了“白马岭”茶产业的发展空间布局。

  同时,该农场还通过农综项目投入560多万元,在岭头分场15队、2队等建设完善茶园喷灌设施,使茶叶绿色食品生产步入规范化、规模化、科技化、设施化的发展轨道。

  岭头茶叶加工厂生产的茶叶享誉岛内外

  3

  “茶绩”

  维护品牌,去年茶叶总产值高达1850万元

  为维护好“白马岭”茶品牌,创造出更加优质的产品,“岭头茶厂高香茶班”全体员工本着“用心做茶,致富茶农,奉献社会”的信念,本着精益求精、精诚协作、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工作中努力进取。功夫不负有心人,员工们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乌石农场岭头茶叶加工厂相关负责人称,为维护好“白马岭”茶品牌,去年,该农场把做大做强“白马岭”茶产业品牌作为农场“二次”创业的支柱产业,以质量提升品牌、以品味赢得市场、以职工增收为目标,构建“一牌多品”特色的产业新格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年完成干毛茶1300多担,茶叶总产值达1850万元,同比增长20.3%;销售总额达1500多万元,同比增长1倍;实现茶叶销售利润达200多万元,全农场在职在岗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2.85万元,同比增长11.2%;满岗采茶工人均年岗位收入2.66万元,同比增长11.7%。该农场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中国食品安全委员会授予中国食品安全优秀诚信单位荣誉称号;“白马岭”茶被指定为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专用茶品,荣获海南省著名商标品牌。

  此外,该茶叶加工厂生产的“白马骏红”、“白马雾珠”在全国各类茶展活动中荣获“第九届国际名茶银奖”、“海南省第三届茶事活动"海茶杯"早春茶鉴评特等奖”、“海南农产品(000061,股吧)著名商标品牌”等荣誉,填补了我省高端红茶的空白。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宗懋和中国茶文化研究学术委员会主任程启坤先后为其题词“琼岛珍品,白马骏红”和“中国极品红茶”。

欢迎光临茶书网!!
扫描二维码加入茶书网官方微信平台扫描图片加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