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5-08 作者: 钟成甲 来源:三江都市报 |
犍为县润芽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石润桥
所谓“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反映了从古至今中国人对日常生活最基本的理解。而在前六件与吃有关的事之外,茶无疑承载着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某种向往。做茶生意20 年的石润桥便是如此。如今,他更像是一杯泡了20 年的老茶。
矢志做自己的品牌
昨(7)日上午,第三届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在成都新会展中心开幕。这是石润桥第一次以犍为县润芽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参加如此大型的茶业展会。通过展会,他要把自己特有的茉莉花茶和千年古树茶推向更大的市场,同时也为自己新的经营思路做一次实践。
润芽,在乐山众多茶业品牌中,算是一个新面孔,成立于2012年底。但它的前身“犍为县清溪镇志雄花茶厂”,从1995年创建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必须创建自己的品牌!”是经营茶厂多年后,石润桥的一个感悟。“如果只做上游供货商,利润更多是被中间环节攫取,供货商利润很小,消费者也得不到实惠。”石润桥说,作为曾经的上游供货商,志雄花茶厂把上等的茶叶卖给茶叶品牌经销商,经过别人一包装,150元/斤的茶叶能卖到800元/斤,甚至1000元/斤。
这让石润桥开始意识到市场的变化和趋势。而超市、商场等经销渠道日益增长的经营成本和繁琐的游戏规则,则更直接的刺激石润桥做出改变的决定——做自己的品牌。
古树茶可遇不可求
注册一个商标容易,做好一个品牌难,核心产品的竞争力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成败。润芽花红和润芽贡雪,这一红一绿两款顶级花茶,是润芽茶业早已名声在外的两块金字招牌,品质优秀、销量稳定。而进一步扩充产品线,则是石润桥一直以来的一个心愿。
之所以称为心愿,只因好茶可遇不可求。2012年2月,石润桥在马边彝族自治县收购茶叶时,一个朋友告诉他,“雪口山乡有好茶”。雪口山乡位于一片原始森林中,大山环抱,海拔600多米,正是适宜茶树生长的好地方。在不通车的山区,经过数小时艰难步行,石润桥来到雪口山乡一个茶农的手工作坊,此时天色已暗,劳作一天的老茶农正在生火做饭,空当里顺手沏了一碗绿茶递给了石润桥。
而茶刚一入口,一股独特的玫瑰香气就让石润桥不禁赞出了口,“好茶!”凭着多年品茶的经验,他断定,这种口感绝非一般的茶树所生。果然,第二天一早,在老茶农的带领下,石润桥在山里见到了这种“不一般”的茶树。“这片茶树不多,目测一共就只有不到200株,但树高远超过普通茶树,采茶时茶农还搭着梯子。”据石润桥介绍,这片茶树的树龄基本上都在几百年以上,叶片比普通茶叶更厚,茶多酚的含量是普通茶叶的三倍以上。也正是由于株数稀少,年产量只有30至40斤左右。
随即,石润桥决定包下这片茶山,“润芽古树茶”也很快进入乐山茶叶市场,被许多爱茶之人争相收藏。
卖茶还要推广文化
与茶相伴20年,石润桥坦言,他已经习惯了像品茶一样,清闲、淡雅的工作方式。在他的规划中,“润芽”将是一个百年品牌。“要做百年品牌,就不能一心只想着卖茶。”石润桥说,他将把公司发展的重心逐步转移到对茶文化的推广上,“茶不仅仅是泡好,喝两口就够了,喝茶时的心境决定了你喝出的味道。”
“还有很多元素与茶相关,如茶桌、茶具、字画等等,根据不同的品味,选择不同的喝法,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茶文化得以传递。”石润桥说,要实现这种传递,经营策略上也必须有所突破,“传统茶商为卖茶而卖茶,着眼点是利润。而今后,润芽将集生产、销售、加盟于一体,让更多的人了解、接受、喜欢茶文化才是茶商新的利润增长点。”
记者手记:品牌是企业的灵魂
无论你愿意不愿意,品牌浸染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有商业竞争,就离不开品牌的塑造。而只有品牌,才能真正成就企业。
在渠道竞争中存在着一个观点:不存在“便宜”的渠道,所有渠道的分销费用最终都将趋于一致。所以,在制造商与渠道商的博弈过程中,制造商唯一有效的武器是品牌,价值链争夺的本质是谁更能理解消费者价值,谁更是消费者利益的代言人。品牌,就具有这样的感召能力。
市场竞争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理论上讲,无论是哪种产品,市场竞争的结果就是卖场上剩下的品牌越来越少。而在大众市场中,最终会剩下三类品牌:领导品牌,拥有较高和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并享有行业最高的利润;第二品牌,占据更少的份额和更加少的利润;第三品牌则通常被称之为泥潭型企业,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企业战略的着眼点应该是以终为始,而上述市场的格局形成,便是战略的终点。
无论是现在或未来,品牌都将是制造商对抗渠道的集约贸易力量,或是感召消费者的唯一武器。品牌的背后是价值观与文化,甚至信仰,它将是拉拢消费者和获得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元素,是企业的灵魂。